文章来源: 学法网
最近律所在整合,而我却要考虑是否转所。整合后搬进新的办公大楼,该新大楼是多位大咖出资购买的。以后的管理模式是自有案件所里提走将近二十个点,律师还要向律所缴纳年租金(1万左右)。新大楼将位于未来的中心地带,离我家甚远,开车要40多分钟,离各大法院办事甚远。 可以想象得出,工作时间很难见到律师同事,因为大家早上从家里出发办事然后在回家,不会回律所,因为律所太远。律所整合后可能会有大业务来,因为律所的品牌和平台更大,但是也只有大咖们拿的下来,而我们这群年轻的律师就成为做事的工具。“大咖离不开团队,而团队个人是可以离开团队的”,做的好是大咖的口碑;做不好也没有什么,做不好次数多了大咖就不给你饱食,也不会让你饿死,自己嚼然无味,对此行信心丧失。 自己在这个所,受过银行将近八个月坐班煎熬、半年惶恐挣扎的日子,吃不饱饭。曾承担了执行工作,对本地执行环境深痛不已。在这样的经历下,命运注定要改变:原本决定双脚踏入法检系统,一只脚已经进入,另一只脚却犹犹豫豫ing。忽遇那笔风险代理办的十分漂亮,又遇终身伴侣。命运忽转,继而继续律师行业。自己拼命的搞案源,也搞出了一些经验,也获得了一点成就。面对以前自己老是担心没有饭吃而望着律所能够给予待遇,而心满意足;而现在,真心不希望律所有事情给我,我宁愿喝西北风去。也就一年的时间,心态反差如此之大,连我自己都觉得我是哪里来的胆,敢豁出来自己干。 ![]() 最近学法网论坛里头讨论律师专业化的问题,我跟各位有着很不一样的看法,应该说是非常孤僻。“案子只要不担心执行,或者通过执行可以搞回来,都可以做”,其实就是我常说的“案子不分贵贱,能执行回来是关键”。每个案子无论容易还是很难,打赢官司并且能执行到位,当事人才会相信法律,才会尊重律师。这样做律师才会做的有意义和有成就。 跑题了,律所会在半年后搬走,而那个时候也有可能是我转所之时,可我实在是不舍,对本所我是有感情的。各位同事那么多年的朋友,关键是律所主任为人开明、思维前卫,我很欣赏这样的人,并且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有一位女律师,无偿、无私的借车子给我用,而我一用确是大半年,也许还要用大半年。虽然律所对之前的安排,我有些不满,但注定有人要有牺牲,律所主任的事情总得要有人做。我也从本所学到了很多的案源开拓之道,已经逐渐拓开路子。一个人创业,单打独斗,在我的路上,遇见了几位真心帮助我、不图我什么的好人,这恩情我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并且我会将这种情怀带给配得上的这种恩情的下一位。 律所比我大五六岁的几位律师,还在主任麾下效力,见我略有起色,收入有可能跟他们持平或者某个月超过他们,心中甚是不适应,似生妒忌之意,律所的氛围让我感觉异常,在所里处事变得有点不顺。上次所里吃饭,一杯白酒下肚,酒后多言,跟主任表达了自己单干后能干了很多之类的话,就决定了他内心的想法:有案子不会给小郭做。而我,很清楚的知道,在主任的麾下,会局限我的发展,会限制我的思维和行动,看看那几位比我大五六岁的同事我就清楚了。他们只会把我当小郭看待,而不会把我当成郭律师。这也是考虑要转所的原因。心中感情交错,造物弄人,时势严峻。 |
最新评论
二、自己能独立执业又何必望着别人给的案子,我想端午节给我师傅(也是所里的主任)送两条烟,想让他把已经分给我的案子再分给别的律师做,,,,,,,真没有时间。
三、专业化要结合很多事情比如兴趣、资源、市场、性格等各方的因素再确定,我们所里四十多个律师真正走专业化道路的只有两个,据我所知活得滋润的不要不要的。
提成+租金模式,不仅仅只缴纳提成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唯有亡羊补牢了。
哪儿干的开心就去哪
不好意思,本人不是九江人
三四线吧。。。
抽不走的,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不努力,打酱油。
另几个是跟主任铁的,没用。
所里对我有感情,我也不会这么做
两年飘过。。。
还行吧,你最近如何
我刚办实习,手上有有意向的小案子,但是当事人还在顾虑,自己经验也不够,没办法一锤定音。
共勉之,你我还是比较陌生的,学法网新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