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先说标题,3个月过司考是可能的,但是风险很高,毕竟司法考试的难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用了115天,365分。要说底子话,说实话,是没什么底子,2014年的司法考试,220分。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吧。 本科的时候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双专业的,2014年报司法考试的补习班,花了5800,又刚好那一年被选入湖北省代表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原本计划7.8月份在武汉上补习班的时间,就只上了一个月的补习班,8月份在南京,由于8月份要去南京,心都野了,7月份上课的时候也没能好好学,9月份回武汉,参加考试,算是裸考吧,220分。 ![]() ![]() ![]() 今年,自考,没报班。2016年6月1日开始复习,制定计划,每天记录,完成,115天的复习,很充实,今天分出了,365,接下来,是我一些考试经验。需要的可以借鉴。 一、复习资料 1.老师。民法:钟秀勇,刑法:柏浪涛,之前听过刘凤科的,感觉不太适合我这种没什么基础的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徐金桂,民事诉讼法:戴鹏,商法与经济法:郄(qie)鹏恩,理论法(社会主义理论、宪法、法制史等):杜洪波,据说白斌的也还不错,刑事诉讼法:我听的杨雄,可能不太适合我的吧,没时间换人了,据说左宁的还不错。三国(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杨帆(女) 2.学习资料获取。下载学法网APP、关注学法网微信公众号等司考类微信号。在上面可以找到音频,听音频配讲义有助于理解,便于抓重点,比看书快。最好准备一个安卓的手机,把音频下下来,换能够加速的播放器播放,这样的话能省不少时间,之前没加速的时候,听钟秀勇的民法+知识产权花了14天,浪费时间不说,由于语速太慢,还总是走神。播放器推荐,安卓:枫叶播放器。IOS:OPlayerLite、KMPlayer。 3.讲义。照上面的几个老师买就可以了,先买基础的讲义(厚的)配音频听,再加分科的真题配合做,然后出背诵版的讲义,跟着买就可以了。我是一个不喜欢背书的人,也不会背书,司法考试前也没背过,按照我的理解,有些东西理解之后,比背来的有用的多。还得准备一套真题,我用了两套,一套10年的,一套5年的。 ![]() 三、计划 时间来讲,还是很紧张的,每天需要保持10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 1.第一轮复习:6月1日-7月18日(40-48)天的时间,8大科目的基础版讲义配音频听,做分科的真题。民法、刑法每科10天。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与经济法每科5天。三国、理论每科三天。如果有空余时间可以缓冲一下。 2.第二轮复习:7月19日-8月10日(22天),上面的几位老师陆续出的背诵版讲义,看一遍,能记多少是多少。每科大概2-3天的样子。 3.第三轮复习:8月10日-8月20日(10天),分年真题,每天一套,上午卷1、下午卷2、晚上卷3,1.5小时左右做题,1.5小时对答案,看错题解析,这个过程会很累很辛苦,时间也会比较紧,分数也会比较折磨人。 4.第四轮复习:8月20日-9月10日(21天)准备笔记本,2天一科,上午看卷子的错题,下午看书,整理错题和重点,摘抄至笔记本上,晚上做一道卷四的题和用学法网APP刷司考真题。 5.第五轮复习:9月10日-9月23日,书渐渐的是看不进去了,整理的笔记本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每天看笔记,或者听背诵版的音频,有的人会做模拟题,我没做,继续刷真题,临考前听了一下众合3.6的音频,挑了刑诉和理论法的听,压到了几个题,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花了3.6也是挺值的。 四、心态 这个很重要,不用我说,考试大家都知道,计划的好处就是可以按部就班去完成,千万别慌,别贪多,想着还有什么没看到的,这都是正常的,累的时候也可以放松放松,我会看看电影打打球,但是必须保证每天都要看书,节奏不能变。 五、考试 考试之前的脑袋都是空的,也看不进去书,感觉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朋友们拿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对张无忌的话来调侃说:忘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上场了。上考场的时候并不紧张,心态比较好吧,第一场考试我们考场有三个没来,考一场,少三个,等到最后一场,考场差不多只剩20个人了(一个考场30人),做完卷2的时候感觉特别不好,有个别知识点没复习到,想想认真复习了这么久,还是认真的做完了。在华科的考场考试,有闺蜜在那读书,中午在她宿舍休息,下午骑车去考场,走在华科的林荫道上,旁边的树很粗,很幸福的感觉。总归,结果是好的,但愿经验对所有学法网网友有用。获取更多司考通关攻略、司考资料、司考题库请下载学法网APP。 |
最新评论
同喜~
其实法本学的跟司考没啥关系。而且因为理论的不同开会阻碍司考。
法本的才痛苦呢,天知道学校学的那一套刑法总论跟司考的冲撞得多厉害啊
好吧 一家亲
真的,脑海里的理论冲突在做题的时候可痛苦了
谢谢你~下次再考要加油呦
加油加油,第一次比我好多了,我第一次考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