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法硕专业研二学生,在某个老牌政法学校,基础比不上法本,但又比非法本好点点。由于去年三月有实习,每天加班到吐血,所以三月到六月底也就把行政法看了一遍,做了一遍笔记,其他的也没有时间看。真正回学校复习是在七月初期。去考场路上打车还撞了,传奇的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然而380通过。过来随便唠唠。其实我考过挺多考试的,专八,考研。但只有司考写了经验贴,因为感触实在太深,也想到众多学生可能真的需要看看这些东西,虽然分数不高,可还是厚脸皮来了哈哈。来说几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 第一、我觉得大家对司考要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要相信什么运气,逆袭,必杀技之类的 大家可能会想,你不就是三个月么,靠运气短时间就过的人么,为什么还说这种话,那我就来讲讲我自己吧。 我可能就是同学眼中的学渣吧,平时不爱研究,没事喜欢逛街和上网。就这么个形象往那里一摆,大家就觉得你是靠运气过的。但我想说的是,一切只是他们以为。万事都是有原因的。我能过考试,大概归结了两点:一是学习方法没有错误。二是努力了。虽然我的时间比较短,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效率非常高,时间利用的很充分,而且异常辛苦,就是一种活生生被扒皮的感觉(原谅我说的太血腥哈哈)。那我来讲讲这三个月是什么状态好了。 首先,从时间利用上来说。 基本上早上不到六点起来,中午除去午饭20分钟,绝不休息,晚上到一点多吧。其实,我连吃饭和上厕所的时候都是规定好的,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不可以拖拉。这样下来,每天吃饭,上厕所,走路,打盹时间总共不超过两个小时。所以复习时间是很多的。到了后期,连吃饭时间都省掉了,其实图书馆到食堂就五分钟路,但是怕浪费时间,就叫外卖到楼下,吃饭时候眼睛也没有离开过书,或者看错题,或者一边吃一边默背。夏天这边快40度,没有空调只有风扇,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热到长痱子了,都舍不得去超市买个痱子粉,对,因为怕浪费时间。铺着褥子在宿舍水泥地上睡了两个多月。基本上都是看着书睡着,半夜如果醒来,就再瞄两眼,所以灯都是彻夜亮着。压力大的时候,学到哭不停,上一分钟还在做题,下一分钟突然就哭了。但是还是告诉自己,不可以再哭了,赶紧做题吧,哭都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自己很可怜。这才是我真正的复习情况,没睡过一个正常的觉,没吃过一次正常的饭。我说这些并不是想标榜自己多努力,努力的人大有人在,我在400多分大神面前绝对是被秒的。但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是白来的,只是有时候人家不会讲罢了,我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讲这个,因为没有必要说自己有多辛苦。有些东西只是你没看到而已。包括我身边的一个学霸,人家纯属于平时就爱学习的人,在考司考的时候也是压力大,非常暴躁。所以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在别人扛不住的时候抗住了,在一万次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了,你才能行。 其次,效率问题。 我就讲讲怎么提高效率吧,具体的学习方法后面再说。我觉得要有一个大体的方向,比如你准备半个月刷一遍真题。但也要有具体的计划。我的学习计划是具体到一个小时,有些甚至具体到20分钟。我一直习惯在学习的时候把表放在旁边,卡着时间来复习。我自己觉得这样有紧迫感,压力在,注意力就集中,可以很大的提高效率。举个栗子; 9月初 早上6:20-6:55把民诉讲义中标记的错点和技巧背一遍。这样相当于把民诉重点过了一遍。 6:55-7:00从楼下走到班里,打水,上厕所。 7:00-8:00法理学背10页,因为法理简单,5分钟一页 9-10点,经济法一页5-8分钟。 10-11点商法整体一遍,易错点重点一遍。 11点-12点20-刷民法分类重点题。刷30页。 12点20-30拿外卖,上厕所,打水,洗手,整理桌子,泡咖啡。 12点30-12点55.吃完饭喝咖啡。同时把宋光明讲真题中的法治和法理部分的技巧默记一遍,把涉及技巧的题目过一遍。 1:00-1;35刷20页刑诉真题。 1;35-42把重复错的点标在杨雄表上,表好为什么错,有什么技巧,陷阱。 1;43-1;55把标好的内容背一遍。 。。。。。。。。。。。。。这些就是个例子,我觉得时间分配越精细,给自己的压力越合理,效率越高。如果晃晃的安排了今天上午复习商法和民法真题。那一上午可能只做了民法真题,背了一遍商法重点。。而如果安排精细,规定时间必须做完,那么一上午就可以复习很多很多。回头看看,从早上六点到中午2点,可以复习这么多内容。背了一遍民诉,商法,10页法理,10页经济法。刷了30页民法,20页刑诉。背了两章刑诉,还复习了民法重点,法理和法治的技巧和真题。这只是半天的量而已,如果放在四五月分,这些东西我可能要做四天以上了。 复习前我先做了一件事,在学法网找了几十篇经验贴,打印下来。虽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有些内容是共通的。比如真题要多刷,比如诉讼法提分快,得分要靠卷一,行政法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等等。这些事情我都时时刻刻记在心里,隔十天半个月,抽出几分钟,把学法网这些帖子里的精华大致看看。虽然不能让我飞上天,但绝对需要它们来检验下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复习有没有走弯路,如果走了弯路,马上就改回来。这样保证整个复习没有方法上的错误,其他的就靠自己学了。 二、那我谈谈自己复习每一科的感受吧。 我把司考的科目分了两类。 一类是靠长时间,需要长期的体会理论精髓,立法目的的科目。是民法,刑法,行政法、刑诉。这些科目需要深刻理解,理解不到位的话,后期刷题背诵都提不上去的。我觉得这几科起码要两个月。你们现在可以多复习复习这些科目。 一类是不需要太长时间,复习时间长反而把自己的毅力给耗尽,把自己精神给拖垮的科目,这些科目适合后期疯狂冲刺刷题,提分很快。 具体来说说; (一)刑法和刑诉,需要多思考,参透立法精神 看来还是很多人在问柏浪涛和刘凤科。我也接触过柏浪涛,简而言之就是喜欢他这个人,但是他不适合考试,适合自己研究。不是说他的观点怎么怎么样,他们都是大家,不是我个小小学生能瞎评论的。但是刘凤科讲的直接针对考试,把他的理论学好了,后期会省力。柏浪涛和韩友谊你们可以考完试看看,自己到底站谁的边。学刑法把握一点“保护法益”,后面学的多了,自己会很有体会。刑法多看讲义多听音频。重点放在总则上。 刑诉其实也是一门很需要思考的学科。但是杨雄的128表和他的书刚刚开始给我一个错觉,让我觉得刑诉是一个需要多背,多掌握重点的科目。后来做真题的时候我发现,各种程序规定来回变换考,让人无所适从。(所以大家都普遍觉得刑诉和民诉不是一个档次,民诉好搞定,重点和易错点重复出现,而刑诉让你无从下手,怎么都掌握不好。)后来我做了两遍题后,恍然大悟,刑诉其实考的是理论,是精神,不是单纯程序。我觉得刑诉的两个要点是:公检法三方的权利分配和对于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体会到这两点以后,很多规定产生的原因就懂了。你可以自己分析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程序设置,即便考试出来你不会的题目,你可以自己分析,有可能做对。 (二)民法和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我的民法不高。只有失败的教训没有成功的经验。卷一二四都过百了,只卷三民法拖后腿。70多。本身对民法不怎么有兴趣,7月多觉得再抓紧就完蛋了。所以每天都分配了时间给它。真题做了五遍。刷到了看到题目就知道出题人想考什么的地步,然而还是晚了。所以民法真不是你突击有用的科目。千万不要和我一样。 行政法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觉得大家可以在前期好好看看。后期不要想着用它提分。我五六月的时候,每天就两三个小时复习。这段时间就把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做了一遍笔记。考前也就背了一遍。没有下很多功夫。 我觉得行政法看完一遍书后,就可以去做做真题了。这一遍做挺重要的。不要想在全部掌握后再做。提前做可以让你及时发现每一部分的考试特点。做完一遍后,你就会发现,有些章节,每年考的都很细,而且考的都不一样,你就算吐血也不可能想得到今年考哪个。这样的章节就放弃吧。毕竟行政法“鸡肋”的大名也不是被叫一两天了。其他你看到考的多,有性价比的可以复习下。 行政诉讼法还是要复习,不难,而且不杂乱 (三)法治理论,宪法,法理,法制史,职业道德。 我把这些科目都归类到一起了,它们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掌握技巧方法比背诵重要的多。容易得分。 司考的科目有三个难度级别。一类是技巧性强,一类是背背就行,多做题。还有一类是背了做了也不一定能学会。 这五个科目就属于第一类。当然了,法制史直接没复习。 我只用了两个资料,一个119,一个是宋光明讲真题。没有讲义也没有音频。今年貌似也没有非法本了,大家应该都有点基础,直接上可以的。 这些科目要从真题中出真知。后期身边有姐妹觉得卷一搞不定,做了全错。但我那时候我做了三遍宋光明讲真题,所以感觉还不错。这几科(尤其是法治理论,真的很简单)他们的错误项都有很强的规律,比如片面,比如绝对。这些东西真题本上都有了。大家看过就知道了。我之前那个计划里也写了复习卷一技巧呵呵。这些科目如果不掌握技巧只是单纯背诵的话,首先浪费时间,其实你不一定都背会,再次背会了不一定能在做题时发现陷阱。 (四)国际法和经济法。 这两科听一遍音频,看一遍讲义后就去做题吧。因为它不像民法刑法,不需要掌握很深的理论,要做的只是掌握知识点。 国际法听了杨帆。 经济法和商法一般都和商法是一个老师。我在商法那里说吧。 我觉得这两个的要点就是:一通过刷真题把历年重点全部搞懂,二掌握老师提到的一些今年热点(其他科目的热点,作用没这么大) (五)商法和民诉 这两个科目也被我归到一起了。因为我在学习内容和分析真题时发现它们也有共同点。 第一,它们虽然重要,但并不难理解,我也是听了一遍讲义就去做题了,没有再重复。 第二,它们性价比高 第三,它们的重点突出,而且迷惑项的内容也是反复出现,不会变化无常。这两科也是需要在真题中出真知。 民诉推荐戴鹏。他讲出了程序背后的精髓。甚至对我刑诉学习都起了点睛的作用。听了他的不仅背的快,而且好理解。谁听谁知道。郭翔他很幽默,但是内容就。。。 商法乍一看难,其实有解。流行鄢梦萱,但是我觉得她的课有点照本宣科。郄鹏恩的课,讲出了系统框架,让你一下子理解到位,而不是单纯的看了一遍法律规定而已。不过郄鹏恩的内容是有点少,不太全,还是需要鄢梦萱的补一补。但是郄鹏恩的是要听的。她俩的课在经济法中也是这个特点。 三、再提一点其他吧 (一)关于讲义和音频 前面大概说了点,需要深入理解的四个科目,反复听。好好看。 其他科目呢,跟着音频把讲义看一遍就好了,不要再停留在理解上了,因为它不难。从不懂到懂需要十步,从懂到把题做会需要一百步。如果总是停留在只看不做,那么会浪费时间的。这些科目我看过一次后,就开始做题。每次做完都把错题标在讲义上,写出为什么错,做这类题的感悟,它的迷惑项通常是什么。。久而久之,对这些科目的重点,迷惑点,自己的易错点就知道了。习惯在学法网司考题库做题的网友,好好利用学法网题库内2万多道试题! (二)做真题 一定要多做题。我考前问了身边考过的人,他们真题大多做了五遍多,我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先是刷真题,刷真题,刷完真题刷错题。先做分类,再做成套。分类可以让你明白每一科目的特点,每一章重点,难点,迷惑点,你的弱点。这些是需要的。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你看到问题就知道出题人想考什么,想让你答什么。做到明明有两个选项都是有道理的,可是你一分析,A才是我司考界的要考的,选它。这样就差不多了。我基本也是做了五遍左右。一直到考前也没有做什么126和几小时。押题对于高手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绝对不可能让一个基础不行的人起死回生的。况且现在题目多难你们是知道的,哪个题目不是靠着众多知识点结合才能做出来。就算你模拟题押题猜中了一个点,那它也可能只是一道题目的一个选项罢了,整体水平提不上去,只猜到一个知识点,一个选项,还是会选错的。做到后面的话,大概一小时多点做完一套卷子,120分左右吧。我看还有人能做到140的。 听说,去年过的人,考前也都是在做题。 我身边有个女生也是很用功,七月多在背了,后面126啊考前几小时啊都做了,最后还是没过。还有一些人,平时学的感觉挺好的,理论说起来都挺好,提问我的我不会,他们都会,但最后也是过不了。回头细细想想,可能就是在此吧,讲义的学习知识理论,而做题是实践的过程。就像前面说的,不懂到懂走十步,懂到做对题目需要一百步。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有些不需要深入理解的科目看懂了就赶快去做题。 (三)卷四 卷四和前三卷的是相辅相成的,要练,但要在你前三卷掌握好以后练。 卷四的难度就是在于,知识会,但达不到得分点。 而你通过大量做前三卷,基本知道了重点和命题人想考的点是什么,到了卷四,面对脑海里那么多知识点,自然也就知道哪个才是出题人想要的知识点,你自然就会有选择的往上面写了。我想说的话,基本就写完啦。。。希望所有学法网网友复习顺利。阅读更多司考攻略、司考题库、司考资料,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各科如何再细化呢?
没二部分呢?楼主辛苦
我学院一个主攻知产的教授,据说用一周的时间过的司考。他说备战司考超过一周的人都是xxxx。不过人家确实有资本,听他上课,也比较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