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436分的成绩,有运气的成分,但也确实对得住我9个月的日日夜夜。所以,我把复习的情况简单梳理发表在学法网APP,供大家参考。 我是法本专业本科,毕业后工作已15载,工作单位属行政管理性质,工作部门是法制部门,负责立法、执法监督、民意诉求办理以及其他一些业务工作。近几年接触一些行政诉讼、复议和赔偿的案件,除了行政法的内容接触较多外,其他的知识早已还给了老师。我是从2015年11月份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司考,学法网上随便看了一些资料和心得文章,2016年1月1日元旦放假期间,才正式决定准备司考,确定复习计划,开始认真复习。我没有报班,没有脱产,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当然,工作有闲暇也会利用起来,但这部分时间并不多,而且效果不是很好。 第一,关于复习时间。 我是在职,工作上除了法制事务,还有一些业务,工作较忙,特别近一年一直配合人大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可谓千头万绪,内容很饱满,工作时间根本无法保障学习时间。所以,主要的复习时间在下班后和节假日,这是我自己的时间,我放弃一切不必要的活动,集中时间去复习。一般是早上4点起来,到6点;晚上6点到家,吃完饭7点开始复习,到9点或10点,看状态,实在看不下时就不去勉强自己,重要的是学习的效率;上下班路上,用手机看自己梳理的难点和重点,前期听过一段音频,后来感觉浪费时间,就放弃了,后期是刷题,看自己的错题记录,主要工具是学法网APP。节假日全天。周六如果太累,我会喝点白酒,看个电影,自己放松一下,劳逸结合,太紧张效率反倒不高。 第二,关于复习计划。 因为时间无法保障,所以我没有制定特别具体的复习计划,只确定了一个大概的学习进度安排。我是从三大本入手的,关于三大本下个问题再分析。 1-3月,集中复习三大本,我在网上买的和下载的2015年的三大本,一边看一边整理电子版,删繁就简,整理出自己认为的重点,通过系统整理初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一项工作。 4-5月,网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复习班的课程资料,选择一到二个老师的讲义,再次对应整理的三大本资料进行重点复习,特别是各科老师重点讲的,预测会考的,一定要系统去复习,这个复习过程我是突出重点,已经掌握的就略过,不会的就认真研究熟悉,没有面面俱到,主要还是时间不够。为了方便整理,我买了汉王扫描笔,其附带的软件可以将屏幕抓取的图片上的文字转换成TXT格式。实在无法识别的,我直接用QQ的屏幕截图功能截下来,插入整理的资料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6月开始到考试前,做历年真题为主,通过真题巩固知识点,尝试去发现出题陷阱,努力去避开陷阱。虽然考试范围广,题量大,但有些知识点还是会有重复的,当然不会出原题的,尽量不要去背答案。错的题,不懂的题,我通过网上资料弄明白,学法网上的神人也很多,有的问题解析的很是全面、深入,我搜索的是知识点,而非考题。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去巩固、加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没有一味地去较真题的对错,弄明白知识点是我唯一目的,哪怕是一个已经铁定的错题,如果能从其中学到一个知识点,我都很满足。 7-8月,通过系统的做题,已经对考试内容、考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觉,我开始对应整理的内容进行强化,自认为重要的部分,重点去理解、记忆、熟悉,推测可能的出题方式和考点,继续加强与巩固。 9月,很紧张的多半个月,时间不多,仍是做题,有重点的看自己整理的资料,我重点放在刑法、民法和诉讼法,对以前仍把握不准的重点内容再过一遍,系统复习已经没有时间了,所以就看分值高的,同时,对新制定或修订的法律,认真复习。因为之前做过几份网上下载的加强版、预测版的题,正确率惨不忍睹,做到自己都想放弃司考了。后来果断放弃,仍旧回到自己的计划上来。而且,因为时间无多,压力较大,中上旬晚上的复习时间拉的很长,基本在12点,有时到下半夜。 总之,关于时间安排上,我利用5个月集中看书,4个月做题+复习,个人觉得这二者都很重要,离开任何一项都不行。 第三,关于复习资料。 ![]() 我的学习资料并不多,网上买的2015年的三大本,民法、刑法、民诉、刑诉,历年真题合订本,2015年法条口袋书,网上下载的2016年法条PDF版,其他都是网上下载的2016年各种班的PDF名师讲义。前面也已经说了,复习以三大本为基础,自己整理复习资料。重点内容在资料上标注出来,归纳的部分在资料中梳理出来,不同法尤其诉讼法的重要异同标注出来,常考点、重要知识点总结出来。个人建议,学习资料不在多,重点还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用自己梳理的知识点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切忌东一份资料西一份资料,没有选择、目标和重点的东翻西看,破坏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我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之下的被逼无奈。我在整理时,把各科的复习资料都分专题整理出来,分专题的好处就是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并且每个专题的大概知识点可以很清晰明确。在后期翻看这些复习资料时,看到专题名称,心里可以先回忆一下知识点,遗忘的或者模糊的再仔细看一下。而且这种电子版材料,我拷进IPAD和手机中,出差或者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随时复习。 ![]() 这里我要说一下三大本,当然全是个人意见。三大本毕竟是官方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不可能没有用处,尤其一些基础法律理论,主要问题就是内容太多,所以一定要删繁就简,整理出重点。三大本涵盖面很广,知识点也很多,强烈建议有时间还是做一次系统复习。当然,这个问题肯定因人而异,不少人认为三大本是鸡肋,但我仍坚持我的看法。 另一个问题就是法条,我认为主要作用是参考和工具书,尤其做题时,涉及到的法条我经常看一下,其他时间就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精力和时间去背法条,当然新出台或修订的,一定要看一下。万国的重点法条解读我认真看了一遍,我没有去系统地背法条,太枯燥,也确实记不住。 ![]() 总之,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不在于多,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三大本为基础,通过其他资料,不断充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建议漫无目的的多多益善。 第四,关于复习方法。 司法考试的内容真的是太多太多,面太广,知识庞杂,从这一点上“第一国考”真的名副其实。所以,一定要有取舍,要突出重点,毕竟只要答对60%就可以了,所以,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有重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一遍复习时,我是系统地看、全面地看,第二次以后,就看重点内容。刑法及其诉讼法、行政法及其诉讼法、民法及其诉讼法与仲裁,我不说大家也知道,重点中的重点,一定要用大部分时间复习,绝对值得。刑法的总则部分的理论知识一定要滚瓜烂熟,对应具体事实与案例的判断一定要保证正确率,切忌模棱两可。民法我在大学就学的很烂,感觉很琐碎,但我分了专题后,也一目了然,27个专题,27大类,不同的专题有成体系的知识构成,民法的各个概念弄清,比如代理,各种代理类型及其特征以及区分,违反法律规定的代理的类型及其特征以及区分。三大诉讼法尤其注意之间的同异之处,因为很容易混淆,故要作对比复习。行政法部分因为工作中经常涉及,我没有投入过多精力与时间。虽然民法总则出台后,内容会有更新,但知识结构大体相同,一定要有自己的复习方法并坚持到底。 另外,卷一的内容我十分十分的重视,受学法网友中一牛人启发,而且在后期复习做题时感觉也是如此,就是卷一的内容看似很多、很枯燥、很晦涩,但考题真的不难,就是考每个知识点,很少有前窜后绕的题,浅显易懂,很好拿分,千万不要忽视了,如果你认真看这部分内容,绝对值得,投入产出比很高。打个比方,卷一就像砌围墙,地基打牢,知识点就像砖,一块一块累积上去,围墙就会建好建牢固了;而卷二卷三包括卷四的内容,则如同盖房子,不仅需要砖,而且需要梁梁柱柱,各种勾勾连连,方能把房子盖好盖牢固了,知识点固然需要,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区别还要去细分清楚。 第五,关于老师选择。 因为我没有报班,所以没有发言权,我只是说一下个人想法: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住一个老师,根据他的讲义建立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有时间去选择其他的老师,一定要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上去完善、充实,不要经常去变换自己的体系,很可能得不偿失。我用的讲义:理论法宋光明(感觉这个名字超级运气,我现在就是处于前途暗淡中)、行政法及其诉讼法徐金桂、民法钟秀勇、民诉郭翔、商经鄢梦萱、刑法凤科大帝、刑诉左宁、三国法杨帆。感觉各科老师都不错,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和授课体系,毕竟能在这个行当立足,没有硬本事也不可能。建议大家不要选择过多,不但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反倒把知识结构弄的零零碎碎,这样的效率不高,而且复习起来很是痛苦。 第六,关于历年真题。 重中之重,不必多说。有牛人说只做真题就过司考,我只能五体投地,不是不相信,而是佩服其学习能力。我是用5个月时间复习,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再用4个月时间做真题。我在学法网APP的另一篇文章中我也说过,通过做题,好处有二: 一是巩固知识点,我没有去抠题、去较真题的正确与否,就是巩固知识点,一个一个去啃,不会的记入错题本,过后找相关资料弄明白。 二是找题感,也就是熟悉出题人的陷阱,去避开陷阱,审题要认真、快速,毕竟时间有限,如果一看题干能大概推测出考点,我会特别兴奋。不用去反复刷题,真心觉得没有必要,错题要记录下来,过后一定要弄明白。学法网上有自动的错题库,感觉超级适用,但容量有限,注意及时清理。司法考试中心的历年真题我完整的做了一遍,其他看书不方便的时间,就是学法网APP的题库(但建议再完善一下,有些题目异议蛮多的)。 6月初,我把2015年司法考试前三卷题做了一遍,严格按照时间来的,成绩我没有判,因为之前的复习,好多题已经做过,所以分数并不代表什么,就是想找临场的感觉。卷二、卷三均没答完,知道差距后,重点加强后二卷的学习。学法网上的模拟考试,我参加了多次,成绩不是很理想,上榜次数很少,而且高分太多,还会有满分的,吓得我心直突突。我就是想通过这种模拟找感觉。所以,觉得这种模拟很重要。条件和时间允许,做历年真题,就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要求自己,把每次模拟都当作在考试,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才能有的放失。遗憾的是卷四我没有模拟,也没有系统的复习,买了一本杜洪波的《卷四突破120分》只是随意翻看了一下,一是觉得这部分内容包括在前三卷的复习内容中,另外就是确实已经没有时间看了。结果考试的时候不知如何下笔,用了很长时间,第5、6题只剩下20多分钟了才开始做的,审题时间都不够用,只能随便划拉几笔交卷。如果这次没过,这是我唯一遗憾的地方。 零零碎碎写了很多,就是自己的一点点体会。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不经历司考,真的会遗憾,已近不惑之年,很少有这种极度激动、紧张、兴奋、担心的感觉,人需要激情。而对于非法本专业的,经历一次司考,也是一次历练,绝对值得回味和总结。点击查看更多司考通关攻略 |
最新评论
省
不设区的市上一级不是设区的市吗,白斌也说过这个
为什么是省级?不社区的市不是县级吗?上一级不应该是市吗?
我看到网上有说做题的时候答案是省级,然后我也不是很清楚,你说有老师讲课确定了不社区的市的上一级政府是社区的市吗?
晚上几点睡呢
地级市政府(设区的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