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说起司法考试,很多人都会给扣上“天下第一考”的标签。但是,如果仔细比较的话,过了司考的难度,其实跟高考过一本线差不多,甚至更简单一点。 理由:全国范围内现在一本录取线不同省份有波动,但基本在10到20%之间,这是建立在高中三年拼杀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是全国范围内,全部参考人员,全力拼杀三年后,全面考察一个人数理、逻辑、记忆等等技能后择优录取。对于司考,说是10%通过率,其实过滤掉缺考的,也不会太低,而考察内容,无论从广度还是对技能要求程度上,甚至单拼记忆量,司考其实无法与高考相比的。具体我就不展开,如果有谁不同意说理部分,那我再用数据多比较一下。 一、如果认同我上面的说理,那下面几条结论也很顺利: 1.司考不是天下第一考。 那为什么会有如此谣传呢?我给出的解释是:首先律师和记者在社会舆论中地位还是更高一点的,所以会放大自身行业的壁垒高度;其次参与司考的人群更广,几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可以参加,所以受众广,讨论多。 2.非法本过司考也不是太难事。 一个过了高考的人拿出拼杀高考时的拼劲,过一个难度低于高考的考试不足为奇,特别是对于那些211,985的同学们,深谙考试技巧。 3.“保安过司考”不是个新闻。 话说,每年都有非应届高三生高考上一本甚至也没见大家怎么追捧啊? 4.关于司考分数线与高考分数线的类比。 个人有各自看法哈,我的是:一本线360,211线400,985线420,C证线就是各省的二本线。因此,有些法学院司考通过率到50%,大家不必吃惊,相对于司考,法学院本科相当于省重点高中,省重点高中一本线50%,太平常了。 5.论难度。 什么建筑师,建造师,医师考试等过的难度确实大于高考过一本线的难度,因此也可以说难度高于司考难度,这些证件需要高考+系统专业训练才能拿到,相比司考高考+主要靠自学(哪怕是法本很多也是靠司考培训班加自学),所以有些专业证书是可以通过挂靠收益的,物以稀为贵嘛。 二、如果还是同意我上面5个结论,那我就要拿出我最终结论了: 1.那些发帖子“非法本无基础X月过司考”的,也可以不发的,或者说不值得你们那么激动。能理解你们激动的心情,但回想一下高考,过一本线咱有那么激动吗。当然如果你是“非法本X月过司考420”欢迎你出来分享经验。 2.过了高考,后面还有四年大学,最后才是进入社会工作。过了司考,后面还有啥呢?这个我们谁也不知道。就像博士学位一样,拿到博士学位才算是真正迈入科研的门槛。所以,片刻的喜悦过后,大家戮力同心,共同加油!所以淡化司考过线这一事实。 3.没错,我就是来给大家也是给我自己泼冷水的,让自己静静心。 =近期热门= 1、升级成为学法网VIP,法考过!过!过! 2、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畅谈司考心路 =相关阅读= 1、2017年司法考试,考几分? 2、2017年司考成绩“估分”与“实际分”数字对比帖 4、非常重要的提醒,写给已查询过司考成绩的你 |
最新评论
起码这种经历,是其它任何一种考试难以比拟的。
世界上最高强度?我确实有异议,远的不说,我的高三,早上六点起,午休两小时,晚上到十二点,每个月房价两天,连轴转一年。我认为把这个劲头拿来司考,难度比高考小多了,当然个人经历不一样,可能你高三过的确实轻松
世界上最高强度?我确实有异议,远的不说,我的高三,早上六点起,午休两小时,晚上到十二点,每个月放假两天,连轴转一年。我认为把这个劲头拿来司考,难度比高考小多了,当然个人经历不一样,可能你高三过的确实轻松
你的回复有多重理解,那我就多种回复。一,你是严肃认真的。你看到了司考参与人群的广,但好像你只关注了那些非法本和自考本的人来参加司考,但是同时还有两个因素,其一毕竟司考需要一定高等教育内容基础,二,确实很多“考试型”人没参加,例如那些高考理科各省前一万名的理科生。综合比较,也分不出长短,所以我笼统计算通过率与参考人员的所需知识量。二,你是带情绪说的,那我就不回了哈,见谅
我高三我也不轻松,有压力。但效率不行,还有氛围、有老师、有自习,自己就是被动地学习。
司考是完全自学,尤其是那些在职、零基础、大龄等考生,我是深有体会。对这些人来说,没有诸多因素的最佳集合,几乎是很难通过司考的。
所以,我认为司考是一次思想的军训,是一次孤单的苦行,10%的通过率,全凭自己的努力,通过完全值得庆幸!
庆幸完全是可以的,我也开心了两天,本来我也想发一个“非法本X过司考”类似的帖子最后想了想,这才算个啥,有比当时自己快被压死的高三惨吗?最后换了个题目,决定给自己泼一盆冷水清醒一下。最近有人问我司考难吗,要不要明年也试一试?我总是回答,难也不难,难跟你高考一样,看两眼是过不了,不难是你都过高考了你还怕这种考试?
这个有所耳闻,是真不敢(/_\)
过了的都说不难,不过的都说难。世上事大概都如此吧!
你说不难,你愿意重新再来一次吗?
我是不想了,恐此生再也不进行大型考试了。
这俩咋可能划等号,你是在逗我嘛
谢谢斧正,你表述的意思是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