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法理学“三言得分法” ——杜洪波 第一言:世界是相对的世界。 即:绝对判断一般是错误判断。即出现“只要……就;任何……;都是……;总是……”等等字眼的选项,一般是错误的;同理,出现“一定程度”、“不完全”、“之一”等相对性词汇,则往往是正确的。 1.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 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 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 2.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3.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 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 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第二言: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世界。 即,完全割裂或完全等同的判断,一般是错误判断。即出现“A就是B,A与B完全、A与B无关”等字眼的选项,一般是错误的。同理,A与B“既区别又联系”之类的说法,则必然是正确的。因此,其他诸如“兼顾、协调、循环”等词汇,往往是正确答案。 1.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中的必经环节。关于法律解释及其方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欲寻词句义,应观上下文”,描述的是体系解释方法 B.文义解释是首先考虑的解释方法,相对于其他解释方法具有优先性 C.历史解释的对象主要是法律问题中的历史事实,与特定解决方案中的法律后果无关 D.客观目的解释中,一些法伦理性的原则可以作为解释的根据 2.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 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 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 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第三言:世界是多维的世界。 世界上一般不存在一因一果的关系。线性推理往往是错误选项;同时,出现“A,因此B”字眼的选项,一般是错误的,出现“A,但是B”的选项一般是正确的。 1.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 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2.2007年,张某请风水先生选了块墓地安葬亡父,下葬时却挖到十年前安葬的刘某父亲的棺木,张某将该棺木锯下一角,紧贴着安葬了自己父亲。后刘某发觉,以故意损害他人财物为由起诉张某,要求赔偿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对于此案,合议庭意见不一。法官甲认为,下葬棺木不属于民法上的物,本案不存在精神损害。法官乙认为,张某不仅要承担损毁他人财物的侵权责任,还要因其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而向刘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下葬棺木是否属于民法上的物,可以通过“解释学循环”进行判断 B.“入土为安,死者不受打扰”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之一 C.“公序良俗”属伦理范畴,非法律规范,故法官乙推理不成立 D.当地群众对该事件的一般看法,可成为判断刘某是否受到精神损害的因素之一 3.“一般来说,近代以前的法在内容上与道德的重合程度极高,有时浑然一体。……近现代法在确认和体现道德时大多注意二者重合的限度,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注意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据此引文及相关法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历史上,法与道德之间要么是浑然一体的,要么是绝然分离的 B.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是可以转化的 C.古代立法者都倾向于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分开 D.近现代立法者均持“恶法亦法”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立场 4.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因此,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5.《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因此属于授权性规则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因此对公民不具有指导意义 |
最新评论
多用无益。
我过了啊,你发一发你没通过的三件套给大家看看。
三件套?三件套与过不过有什么关系?难道过了连放屁都是香的吗?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