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正洪观点
![]() 这几天,小编十分倒楣,遭遇了两件让人沮丧的事情,一件是网上的事,一件是网下的事。 第一件,网上的事。前几天,在一个微信群里,一位网友以为我好为名义提醒我,他说我的文章带有一股怨气,说我像祥林嫂哆哆不休。当时,我立马跳了起来,反诘道:我有像祥林嫂吗?难道讲几句分析司法改革,尤其是法官员额制改革利弊得失的话,就是抱怨戾气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并找他论理。最后,他把我踢出了微信群。我气不打一处来,也把他从好友中删除。 第二件,网下的事。还是几天前,与单位一同事聊天。我说等满了30年工龄,我就要申请退休。他说,你退休了还能做什么?我说,我可以写文章。他说,你以为你是谁?退休后,你哪里还有那么多案件可写?退休后,还有谁会关注你?你不知道,你这文章,是利用职务之势,赚取人气。你离开了当下的岗位,就什么都不是。他的这一番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自2017年的年初,法院开始司法改革,实现法官员额制。我因未能入选员额制法官,而转做法官助理,此后心情一直不好。但是,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弄了一个公众号,撰写一些分析质疑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文章,加上写一些案例分析,确实积累了不少粉丝。也算是对自己职场失意所作的一种自我补赏。然而,这几天,网上网下遭遇的这两件事,让我本来就十分低落的心情更加秃丧郁闷,已经有多天无心写文章了。 昨天,突然想起,在跟那位网友争吵时,他推荐过一本书,叫《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于是在网上将这本书的电子档找来,看完之后掩卷沉思,得出一个对我个人来说,很是残酷的认识结论:离开法院你什么都不是。因而,今天我会像鲁迅一样,对自己的灵魂来一次彻底剖析,要找出内心深处的那个魔鬼来。 我的文章,实际上就只有两个主题:一是员额制法官的产生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导致一大批优秀的法官未能入额,这在起点上显失公平;二是员额制法官的工作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导致一大批原来具有法官身份的人来给别人当法官助理,这在工作机制上难以理顺和平衡。大家通过这两个主题,可以观见我的内心,说穿了就是:法官员额制改革我未入额,我不服;要我给员额制法官当助理,我不愿。总之,我不服,我不愿。 我的这些文章,所涉及的事实、理由、分析、批评、意见、建议、呼吁等等之类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核心的思想就只有一条:谁动了我的奶酪?然而,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拿掉你已经拥有的奶酪。因为这个奶酪它的存在不合理,不利于司法活动的优质与高效,因而这个奶酪必须拿掉。我意识到,我的那些故作深刻的批判语言,其实就是在腐物被搅动后,那些飞舞苍蝇的嗡嗡叫。 像我这样的人,在单位呆久了,养尊处优,主体意识及权利意识变得十分膨胀。比如,我会认为:这个岗位是我的,你不得挪动我;这个工作是我干的,你不得拿走;这些案件是我办的,你不得署上别人的名字。这就是我文章的主基调,反复嚼来嚼去,表达的都是这些东西。全国法院原有21万法官,员额制改革后,入额的只有12万,未能入额的有9万。而这9万人,是一个不小的人群。因而,我的抱怨话语,很有受众和市场,很受相应人群的欢迎及追棒。这不是因为我讲得对,而是因为我们这些人同病共呻吟,也或许是人们在对我表达同情与怜悯而已。 此番遭遇事业及工作的重大变动,又是网上网下网友和同事的讽刺及抢白,还有那本书《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我真是当头棒喝、瓢泼冷水,让人痛苦、使人清醒。我终于懂得:离开法院你什么都不是。你只要在法院呆着,你就应当珍惜这份工作和机会,做好你的本职,当好你的助理。当你具备条件时,你会当上一名法官。你未能当上法官,那是因为你还不合格。事情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认为还有更适合你的地方及职业,你就赶快离开去追求它吧。但是不管你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你都要珍惜所拥有的这份工作与机会。总之,从今以后,我将改变姿态、重树形象、释放新能:不做苍蝇嗡嗡叫,只做蜜蜂采集忙。别了,那个曾经的失意者代言人身份。(完) |
最新评论
怎么说
愚在这些法院从来没有败诉过啊。
好句!
没别的,“缺钙”又挣扎着站起来,只能是扑通一声重重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