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为记录2017年司考的岁月,先说一下2017年司考成绩:417=115+92+110+100。再简单描述一下我的情况,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专业是机械工程,但是一直想去修法律,可是事情太多,错过了。2016年通过CPA,在一家小型事务所执业,需要经常带队出差,属于事务所能带队的几个人之一,加班是常事,没有周末也是常事。2016年底因为工作关系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期间去了5、6个法院和检察院,这一个月勾起了我最初学法律的梦想,通过了解当时知道了2017年是传说中的末代司考,作为非法本的我也许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了,我再三司考,于2016年12月开始把2017年司考作为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这样踏上了末代司考之路,注定是一条艰辛之路,一条疯狂之路,一条癫魔之路。 之前对于司考一无所知,从何复习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前辈、论坛的力量了,所谓站在别人肩膀上,只要站稳了(不能顺便站,不合适,就会摔的很惨),看得远开得到全局,于是花了两天时间大量在学法网论坛浏览各种经验贴,算是对司法考试有一个肤浅的理解,知道了试卷种类,题型种类,知道了一些老师的名字,并对每一门科初步选择了两位老师,优先听第一位,不行就换,结果证明,我视听几节课之后,8门就换了行政法1门。接下来是听视频的阶段,由于时间不够,复习又早,听视频的机会我预计只有一次,我个人喜欢看书和看讲义,这样的消化吸收知识快而全面,听老师讲课学到的都是老师咀嚼过的知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但是对于难点倒是有利于理解,但是容易造成一听就会,自己做就懵,如果自己看书去理解难点,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不够,只能针对自己的情况定方案,效益效率至上。课件选择也只能选择2016年系统强化,根本不可能跟着从基础强化冲刺真题等完全跟一遍,我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有针对性选择,也许这是在职非法本的无奈,我需要知己知彼,考场如战场,了解考试,了解知识类型,了解自己。 一、说一下我选择的老师: 刑法:刘凤科;公认的大神,讲课风格深入浅出,讲义上有不少例子,对于非法本的我加深对于法条的理解有很帮助。 民法:钟秀勇;踏实认真谦虚的老师,正好弥补学民法的浮躁心理(总会觉得民法就是生活,不愿意深入思考和对案例不去加深体会),对于同一个知识总是简单、直接强调,讲课中也看得出对民法的尊重、对民法大咖的佩服,学民法需要这样的邻路人。 刑诉法:左宁;对于刑诉法的总结归纳很到位,虽然我认为这是我学的最不好的一门,但是这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对于一些法条结合案例和来源进行讲解,便于理解。之所以没学好主要是对于工科生的我来说理解刑诉法这样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确实有些难度,我们工科生不擅长纯记忆和背诵,背一次忘一次。 民诉:郭翔;民诉还是比较接近生活和容易理解的,讲义中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案例层层递进,还是比较容易掌握,适合我这种理解性的学生。 行政法行诉法:舒扬;这门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老师的亮点我觉得的是,在讲义中将三大诉讼法进行比较和理解,提出了一些对比性问题(至今还有一些我没弄懂)特别赞,让人觉得学习知识很有意思。 理论法:白斌,这是很多网友推荐的老师,我就粗略听了音频,第一遍没什么感觉,也觉得枯燥,后期又重点听了选举法、组织法等内容。 三国法:杨帆,三国法大咖,每个知识讲的都是重点,表格式理解和记忆,特别是知识的反复强调,让人很难忘记,后期加强理解和强化记忆,学习起来很轻松。 商经:鄢梦萱;因为之前考过CPA,对于商经很多不用学,学的知识都还在,重点学了一下保险法、劳动法等。 关于知识产权法,我学习中很粗略看了一下,后期发现我的态度不对,重视不够,知识产权法需要花点时间好好整理理解,后来结合168真题又重新捡起来学了一遍。 二、关于学习顺序: 我需要先从理解性的开始学,8门中理解性的最难的就是刑法(之前了解的是你怎么学都斗不过这些出题专家),所以这是我花时间较多的一门,听视频就花了一个多月;接下来的顺序就是民法、刑诉、民诉、行政行诉、理论法、三国法、商经。后来学习效果告诉我,应该先学习民诉再刑诉最后行诉,民诉是三大诉讼法的基础(个人觉得弄错了顺序对于三大诉讼法的理解和学习深度有影响,这倒是我后面学习很痛苦)。 三、关于时间的安排: 1、总的安排: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把课件音频全部听一遍;2017年3月月:课件纸质看一遍;2017年4月:刷第一遍真题;2017年5月:把真题中的易错难点整理出来,好好深入学习;2017年6月:强化一遍知识和看法条;2017年7月再刷一遍真题,把再容易错的挑出来;2017年8月:针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2017年9月:168和需要背诵的重点法条。 2、每周安排:在职没办法想很多战友一样,有每天详细的安排;因为工作关系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以每周为单位,每天尽量保证晚上八点至十一点,或者九点至十二点,晚上流出一个小时来加班或者休息,不能因为考试不工作或者完全没有生活。周末的时间尽量不安排加班,这两天的时间比学习知识是前5天的两倍,要充分利用好,关键就靠周末时间来赶学习进度。从早上九点开始至晚上十一点,偶尔进度快就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 3、时间保障:充分安排各种零散时间(步行,乘车,等待)。确保不加班,充分利用间断的正常工作时间,进行背诵,刷题。 四、心态安排: 很少有人这么写,但是这点真的太重要,关乎学习效益。我给自己几点建议: 1.宗旨不疯魔不成活。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 3.不羡慕别人的娱乐,不羡慕别人花时间去挣钱,此举在于实现理想,不关乎金钱,不关乎享受。 4.对自己要够狠,不在乎同事,朋友看法,学习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不需要在乎这些看法。 五、学习习惯: 这个真的太重要,对于中国的应试有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成功一半。大致说几点: 第一是学习专注度,一般情况拿起书到看进去需要15分钟左右,最后15分钟也会看不进去,也就是如果你看书1个小时,有效时间0.5个小时,加上中途喝水、看手机、上厕所时间有效时间可想而知;因此提高学习专注度并且延长看书时间,比如两个小时休息1次,中途远离手机,网络,电子产品等,这样的有效时间能提高至1.5个小时; 第二是学习知识的套路,我一般先粗略听一遍音频,了解整门科的内容和特点,再详细看书,做几个题验证一下是否掌握,总结没有掌握的,突击学习,学习知识就是把自己不会的变成会的,会了的就不要管了,这样不断把不会的知识圈缩小,一门课也就掌握了,对于考试只是70分和90分的问题,及格从来都是ok的,这也就是我卷一至卷四分数都还比较平均的原因。不特别偏科,因为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新知识,按照一定的套路(自成体系,存在个体差异)去学习,不会差到哪儿去; 第三是毅力,这个真的需要不断给自己强化,中间5-6月这两个月,因为出差天天加班周末加班,每天回酒店都是晚上10点多,我都要坚持学一个半小时,书三日不读不自在,不读会有罪恶感,毅力的方法很多种,自己监督,他人监督,搭档监督,环境监督等都ok,我周围没有参加司考的同事朋友,只能自己监督。 2017年11月21日 书 =近期热门= 1、升级成为学法网VIP,法考过!过!过! 2、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畅谈司考心路 3、法考攻略太多?太杂?点击为你精选! |
最新评论
1.看到您说每次看完一门法律都刷真题,我想问一下,网上是有那种专门分门别类好的真题还是您将历年真题先挑的对应做的?(比如,这段时间你看的是刑法,就先把真题中的有关刑法的题做了,其它的题没有做之类的)
2.看到您刷了几次真题,您刷真题是只刷了一年的,但是反复刷了好几次还是每一次刷了几年的,但是刷了好几次?(比如第一次刷真题刷了近三年的,第二次也是近三年的,第三次也是近三年的)
非常期待您的回复,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