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从事这个行业以后,现在也逐渐慢慢开始了解法律行业,也知道,有不少律师在挣扎的边缘上选择了放弃? 法律行业弊端太多,毒汤狠毒,干了这一碗,还有三碗! 一、穷 二三四线城市的律所,无论好坏,新人只有两三千块的工资。北京好一些,大型所都是四千起,高端所新人大多是8k起,清北人政以及海归要挣得多一些。 甚至有时候在地铁上,律师也能经常听到,来北京打工的小团体互相讨论挣的比律师多,想想内心还是崩溃的吧?尤其是跟程序员相比,分分钟想跳楼。应了那句话,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二、客户是上帝 律师把自己的时间贱卖给了老板,老板转手赠送客户。律师行业就是服务业,辅助性的作用,乙方居多,律师说白了就是一对一的高级服务。就好比是古代的嫔妃,客户是皇上,律师只能挖空心思,让客户翻自己的牌子。 有一个律师朋友,去年年底接了一个客户,要求起草一份投资合作协议,说非常着急。结果即使在大年初一,律师也在家里加班加点,等到把初稿发给客户,顺着他们的意愿改了不下五遍,最后费死劲搞定时,然而老板对律师朋友说,这个客户是他的朋友,这次就算是免费帮他们的忙了。。。。。。朋友瞬间懵逼了! 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也遇到过? 三、滞后性 中国立法体系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导致律师对于最新的行业无法可依,也就不怎么涉及新兴行业。 传统行业的蛋糕早就被老律师瓜分,年轻律师好一些的喝汤,不好的连羊毛都吃不上。即便是在北上广这些地区,也很少有做新兴行业的律所、律师,加之即便律师敢做,有了纠纷诉至法庭,法院也瞎JB判,最后的责任只会追究到律师头上。 在律师行业浸淫多年的律师,靠着仅有的人脉、经验,做得时间长,形成了一整套固定流程——卖油翁而已。 四、风险高 刑事案件就不用说了。民事案件,律师要面临的责任风险也很高,说白了,律师为当事人挖空心思,想着帮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然而,却还要在心里默默祈祷,期望他们讲信誉。 因为一旦案子不合他意,不论是否律师责任,当事人都会找律师追责、退费、投诉甚至人身伤害。 五、所处地位尴尬 律师本身不会对社会创造价值,因为它不是发起点,也不是终结点,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律师行业不靠资本竞争逐利,因此,你干了就有钱,你不干,就没钱。等到年纪大了,即便是有了资本,但是不能像年轻律师那么敢拼,也不能用积累的资本再投资,那么所处的地位,自然会比较尴尬。 六、处处是算计 提防己方当事人,提防对方当事人,提防法庭,提防公安。提防合同漏洞,提防法律风险,提防乙方是否过分承担责任。 七、基石不稳 律师整个人活的很累,小心翼翼。很穷,而且这种穷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国家大环境如此,职业关系,律师关注的焦点很多为负面新闻,看透世态炎凉,律师也很难有崇高的信仰。基石不稳,大厦随时可崩塌。 八、看完上面这些,还没哭够的律师,换个姿势,继续哭会吧…… 1.发现有时候,问题的解决虽然都是以法律名义进行,但背后的内幕都和法律无关时,害怕自己以后会变成掮客——有时候则是想当掮客,却发现自己不姓赵。 2.发现自己不想当推销员,却又不得不去推销。 3.熬不住初期的穷,因为已经很穷。 4.当事人总是太小气,谈到律师费比律师还精…… 5.有些同行喜欢同行相轻,且恶性竞争。 6.总是有人认为律师很有钱,总是有人认为律师是靠嘴吃饭,总是有人认为律师奸诈毒辣,总是有人认为律师吃了原告吃被告,洗白不能。 |
最新评论
谢谢
无论你做任何行业,你都不会永远是甲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还有,心态很重要
此文作者顶多算个法条复读人,还不是最新型号的,法理所含的逻辑、人生智慧、和信仰都学到狗肚子去了?既没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梭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也谈不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从容,有的通篇只是畏畏缩缩、蝇营狗苟!
赞同,律师不应该是这个心态,建议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