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张二嘎法本毕业后,经过1000多个小时的挑灯夜战,通过了司法考试。次年5月份,进入三线城市的牛A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实习律师。 牛A律师事务所是传统所,暨提成制律师事务所。 张二嘎进入牛A律师事务所,是通过亲戚介绍过来的。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所的薪资待遇:自己拉来的案子,律所提成30%,自己得70%。 亲戚告诉他,刚进入律所,要少说话,多做事,听领导的话,跟着党走。 张二嘎是一个还算优秀的毕业生,认真学习,无论主任还是合伙人或者其他执业律师,交代的事情大多数办的都不错,律所的律师对他也是欣赏有加。 马上转正了,张二嘎统计一下自己一年来的收入。 一年来,给主任立案8次,有时候主任给钱,有时候不给钱,平均下来一个案子给了600大洋,加一起4800;给主任写起诉状11次,平均每个起诉状300,加一起3300.,;给主任写代理意见,4次,平均下来一个代理意见350,加一起1400;给主任写辩护词3份,平均一个辩护词给700,加一起2100. 一年来给本所其他律师总计立案9次,有的给1000,有的不给钱,加一起4400,写起诉状、答辩状、辩护词总计8份,总计收入3600. 这些加一起,一年的实习收入19600. ☆☆☆☆☆ 王铁蛋毕业于北京名校,通过司法考试后,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次笔试三次面试进入了所谓的某个“红圈所”马A所。 进入律所的时候,王铁蛋和张二嘎之类的相比,幸福的像花一样。因为马A所承诺的待遇是实习期5000,拿到执业证之后8000。 实习期一年下来,王铁蛋瘦了8公斤,查一下12306和携程,一年出差42次,工作时间从早八点到二十三点不等,去过17个城市,尽调报告主写16份,被表扬5次,被批评7次,4次上司没有反馈。一年里,咖啡喝了63罐。晚上做梦的时候,经常性惊醒,以为到了赶飞机或者高铁的时间。 团队老大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比较爽快,给了6000红包,一年下来,总共收入66000。为团队创造效益,粗略估计一下160万左右。 ☆☆☆☆☆ 三年后 牛A律师事务所作为本地龙头大所,执业律师50多人。 表面风光的背后,暗流涌动。 李大毛是牛A所律师里发展比较快的律师之一。 李大毛的成功,在律师界比较有代表性。李大毛的特点是勤奋,上进,脑袋灵活,能喝酒,干吹牛,业务水平也不错。 李大毛算了一下去年的收入,个人收入100万,交给所里30万,心理开始不平衡。 李大毛刚进入牛A所时,对律师界一无所知,有现在的成就,和牛主任的带他密不可分。虽然牛主任榨取了李大毛太多太多的“剩余价值”,但是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李大毛一直感谢牛主任。 但是,世界上再好的感情,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李大毛算了下房租,如果自己找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开一个律师事务所,比在牛A所划算多了。 李大毛首先想到了张二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 张二嘎经过三年执业律师的历练,对律师界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他知道,在这个人口只有200万的城市,刚刚执业就换所,尤其是从本所分裂出去的律所,有点不厚道。 但是李大毛开出的条件,张二嘎无法拒绝。 因为李大毛承诺,只要到他开的律所做个挂名合伙人,律所提成15%,张二嘎个人得85%。 经过三年的努力,张二嘎一年收入达到了15万。 张二嘎算下账,如果离开牛A所,一年少交的管理费,够自己一年的油钱了。 当张二嘎转所时,牛主任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并暗自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带律师了,人心不古啊。 牛主任自己不知道,15年前,他创立牛A所时,带他的赵一刀胸中也有很多同类动物呼啸而过。 牛A所,由50人缩减到了35人。 蝴蝶效应在每个领域都存在。 牛A所的李大毛出去办所后,刘一手也出去办了所,牛A所又走了10个人;郑老黑出去办所,又拉走了8个人。牛A所在一年时间里,走了33人,剩下17人了。 办公室等固定资产闲置太多,浪费严重。如果换办公地点,牛主任脸面过不去;不换,房租成本太高。 这个年,牛主任不好过了。 ☆☆☆☆☆ 经过三年的历练,王铁蛋在非诉业务领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薪资上升到每个月2万。 王铁蛋刚刚进入律师行业的时候,脸上挂着春风得意,每周都晒朋友圈,足迹遍布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沈阳、青岛等各大城市。 最近这段时间,王铁蛋有点烦,也有点迷茫。 王铁蛋发现,自己的非诉业务,遇到了天花板。因为他接触不到任何客户,只不过是法律非诉领域的一个打工仔。自己的同班同学,做诉讼业务的,一个案子就收几十万,相当于自己一年收入还要多。而且每天加班,写材料,被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绑架,身体透支严重。 离职,做诉讼律师,没有自己的案子。 坚持,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 ★★★★★ 2018年,全国律师人数为36.5万人,律所2.8万家,平均一个律所13人,全国律师处理诉讼案件480万件,平均每个律师处理13件。全国律师创收约800亿(因为律师行业特性,有些案子不开发票,因此据估计实际创收约1500亿),律师平均毛收入为41万。律师去掉交通、律所管理费、个人所得税等成本,实际收入在25万左右。 貌似风光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心,业务辐射范围广泛。以北京为例,北京律师界欢庆全市律师行业创收过100亿的时候,作为直辖市的天津,全市创收为9个亿。现在,北京有近30家律所年创收过亿,这些律所,不仅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且逐渐形成品牌,并且引领中国律师业发展潮流。 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先进律师事务所之外,是诸多传统型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律师事务所,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也没有市场研发、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员,发展粗放且简单。管他主任还是合伙人或律师,各拿各的,单打独斗现象十分严重。每一个进入律师行业的,都是经过过去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各个律师甚至为了管理费,三五个人租个房子就成立了律师事务所。律所主任的主要精力不是管理律所,而是开拓案子来源,甚至中国95%以上的律所主任,以自己一年办理的案件数量多少作为谈资。 当律所主任陷入案件不能自拔的时候,自然忽视了行业的整体发展。诸如养老问题、新律师培养问题、律所迭代问题,律师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问题。 因为律师行业的分散性,尤其是三五个人律所的广泛成立,律师在公检法部门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因此才会有诸多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相关规则出台。 中国的律师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虽然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超过其他行业或服务业,但是整体的管理水平并未随着创收而同步增长,律师行业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当然,一旦市场成熟了,进入的壁垒自然会提高,比如提高考试门槛,或者法学院录取分数线提高。 目前律师界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律师在公检法面前的话语权?二线到四线城市如何避免业务被北京、上海律所拿走?如何开拓新的法律服务市场。 |
最新评论
这样岂不是意味着图腾迟早被淘汰,唉,真可怜
哪些业务是非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