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多少考生,曾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孤独奋战。 多少考生,从司考奋战到了法考。 多少考生,因一分之遥而与法考失之交臂。 而我,就是你们中的一个! 三战通过。 从司考到法考,让我脱胎换骨、感慨万千! 法考是一场挑战自己的战争,对自己够狠,是顺利通关的有力保障。 2016年,我第一次参加司考。 351分! 但我却欣喜若狂,9分之遥,让我克服了对司考的恐惧,拥有了再战的勇气。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备考前期,我将三大本只字不差的读完。 这期间,同时备考自考本科。 到了5月中旬,我才正式开始学习精讲、真题视频。 为了有效学习,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司考的学习内容分解到每一天,并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这样,让我从整个司法考试的压力中解放了出来,携带着每天的目标轻装前行。 这样以来,潜意识就放弃了为逃避痛苦而开启的“假学习”模式,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做题速度,有效杜绝了在考场上因做题速度而导致时间不够的尴尬情形。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买视频配套书籍,也没有记笔记。在越往后在学习中,总觉得有很多重要的知识没有记住,让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包袱艰难前行。 八月初,在精讲看完后,我开始做真题。 第一次接触真题,速度很慢,而且感觉前面的知识早已忘光,非常焦虑。 后来,我想明白了。 其实,各个阶段学习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精讲课程重在理解,附加记忆;精粹课程重在记忆,附加理解难点;做题是将知识点转化为分数,并形成知识体系。 活在当下,万不可杞人忧天,你的烦恼别人一样会有,考试拼的是综合素质+能力。 最终,我将5年真题做了一遍,准确的说,是将解析精看了一遍。 第二轮,我只完成了不到两年的真题。 接着,我模拟了一次真题。 卷一:62.5分;卷二:72分;卷三:77.5分;卷四:76分。我也一直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会有0.5分出现。 当时的我,慌了! 在最后几天里,我将之前标记的错题和没有把握的题目做了两遍,并上了考场。 在备考期间,为了完成当天的目标,我是这样使用时间的。 1. 每天早起十几分钟,用两倍速完成半集视频课程。上厕所时,用两倍速将余下的半集视频课程看完。 2. 中午的两个半小时,至少完成一集半的视频课程。 3. 下班离开单位前,完成半集视频课程。 4. 除了必要的时间外,我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常在凌晨一点睡觉。一般看3—5集。 如果咱们将上厕所都赋予了司考的意义,那么,想考不过都难! 在临近考试时,我感到非常紧张,甚至失眠。觉得时间严重不足、所学的知识点已经基本忘记。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因为法考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临时抱佛脚的未必一定考不过,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也未必一定能考过,只不过是几率大小的问题。 对于系统准备的考生来说,只要把基础打牢,一定不会太差。 对于准备时间不足的考生来说,还是洒脱一点的好,实在不过就当作为明年打基础了! 也许,打败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面对挫折时所持的心态。 第二次,我参加了末代司考! 由于我完全听信了老钟可能是玩笑的一句话:“将10年真题做10遍你一定能考过”。于是我将12年真题做了7遍。上考场做题时才发现玩完了。最后,333分败北,这一年我申请并获得了C证。 分析失败的原因有: 1. 司法考试不考原题,甚至相似知识点也会从新的角度来考; 2. 真题做很多遍后准确率会奇高。而实际上,对自己做题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没有任何提升,也无法获得新的知识点。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舒适状态,能力将无法得到提升! 第三次,我参加了首届法考。 客观题210分,主观题117分,获得了A证。 这次,我买了培训班的学习包。将精讲、精粹都过了一遍,168、真题做了两遍。 关于老师选择,我的方法是:谁编的书就听谁的课程。理由:培训机构的众多老师中,出书老师的水平一定不会太差,因为培训机构已经为我们精心选择了一次。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适当调整! 学习视频课程时,我将记不清的、疑惑的知识点及错题进行了标记或在书上做了笔记。 做题和视频课程我同时进行。看视频为做真题打下了基础,做真题同时也为看视频加深了理解,相互促进。 现在看来,我第一次备考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系统、扎实、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法考的秘密武器。 能够顺利通过法考,168对我帮助很大! 最后几天里,我没有学习新知识,努力将所记的笔记反复阅读,理解并熟记于心。于是,我带着自信走进了考场! 在复习客观题的过程中,我将知识点进行了刻意的记忆,提前开始备战主观题。 主观题:客观题考试结束后,成绩公布前,我休息了一天。然后抱着客观题必过的信心,全力开始了主观题视频课程的学习。 客观题成绩通过后,我以不能过国庆节为荣,关机并全身心投入复习。 边看主观题视频边将配套书籍的重点进行标记,并将老师强调的重点法条烂熟于心。看完后,快速将书籍最后十个左右的案例分析题做完,同时标记出主要观点及句子,并进行重复的理解性记忆,直到看到问题并能将答案用专业、精炼的语句复述出来时,方才罢休。 在此基础上,我模拟了三道案例题。将老师传授的答题技巧进行不断尝试,用最拿手的答题技巧进行了快速的反复练习,克服了考场上时间不够的窘境。 在考场上,我用储备的法言法语进行答题,感觉很好。 与我同考场的一些考友,看见只有五个大题,就放松了下来,开始边翻《法律法规汇编》边做题。做着做着,猛然发现,一个大题有十三问,顿时慌了。 为此,首届法考,不知多少英雄死在了夺命十三问的刀下! 从司考到法考,让多少考生痛不欲生。但我们也应心怀感激,因为天下第一考丰富了我们的生命,开启了精彩的人生! 望我的备考经验对你有所帮助,预祝你今年通过法考。 |
最新评论
水平低,没有办法!分享经验,让别人少考次!
我觉得真题不宜做太多遍,3遍足矣!我的好多是失败经验,引以为戒!
嗯 我觉得真题做几遍都背下来答案了。。。确实不走脑子了都对了 楼主对那些恶心的小法是怎么准备的
我没有刻意准备小法,按培训课程走的!
你考了几次呢?
你是一分都没有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