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不知不觉距离法考主观题成绩公布已两个多月了,初知讯息时的那份激动早已褪尽,随之而来的是空虚和迷茫… 每个人都有他参加法考的初衷或者说目的。我当时之所以备战法考,主要原因是之前单位不是很忙,每天按时上下班,基本不存在加班现象,所以有大量时间供自己支配。人一旦闲了,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做,来打发时间消磨精力,这是我选择备考的前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本科读的法学,有底子,学起来不会太费力,可借此机会弥补大学时没考过的遗憾,这是我选择备考的初衷。就这样,我毅然决然走上法考路!没有什么目的,就是一个随性的决定。 如果说经验,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确实是这样。别人的策略,你可以参考,但不要模仿,能融入自己的因素,为己所用最好。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二字,但凡过法考的,除了努力,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在你心力交瘁的时候,可以歇两天或运动或睡眠(总之就是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让自己缓冲恢复,再继续奋战,总之切记不要轻言放弃。 如果说教训,每个人的教训也不可能一样。就我而言,感受最深的:一个是听得多看得多,就是练得少,“输入”上花的时间太多,以至于“输出”上太成问题,所以备考过程中时间分配上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留足练习时间;还有一个是做不完题,如果说不会做而做不完也没啥,关键是会做的,30多分大题,硬生生的就写了一个“答”字就到点交卷了,当时那个恨呀(说明一下,我恨的是自己)...考完就知道这次没戏,结果成绩公布也就差了十来分,所以考试时间分配上也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尽量避免犯这种低级错误。当然,这两个问题之间肯定也是有关系的,肯定也有人会说,还是对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如果烂熟于胸,又怎么会做得慢做不完呢?对着呢,这属于战术失误,我只是选择某个角度,说说自己备考中经历过的教训,以供参考。 接下来,说说考试结束后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与法考无关,备战法考的同志们可以忽略。 19年上半年之前,我一直在某市区县直部门就职,工作相对轻松惬意(以上已有介绍),19年下半年,也就是在准备法考的同时,我参加了一次市区县组织的公开招调考试,就这样毫无征兆地进入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开启了“加班常态化”的职业生涯,工作内容的转变、工作强度的翻倍、工作量的激增、工作关系的捋顺等等,我确实感到很大压力。其中很多天,都是夜里加班到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吃饭洗漱睡觉,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想其他事情。也就是这个时候,个人情感婚姻问题又被提上日程(法考期间,为全心备考我几乎推掉了所有相亲对象,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吧),可真的开始相亲的时候,发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晓得是不是单身久了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交往了。抑或许,由于工作压力的缘故,自己缺少当初的那份耐心;亦或许…… 也正是整个时候,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以前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的人生,都是生活推着我向前走,包括当初考公务员也是迫于生计,考进县市区某机关,一个月两三千块,守着父母近近的,衣食无忧,挺安逸,如果当初和当地姑娘结婚,估计这辈子就是市区县甚至更基层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基层公职人员了)。可最近,我一直在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我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吗?……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行”,骨子里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觉得离家近近的以便于照顾家庭,这是我“安于现状”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惰性,和缺乏闯荡的激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看我就要突破年龄“事业线”了,如果有,也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萌生前所未有之危机感。分析一下:如果这一两年,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生活工作,生活上可能就是这样了,饿不着,处在社会底层,可能一直单着也可能…,但照顾父母方便;工作上,近一两年会经历着这种没有属于自己时间和自由的工作状态,一两年之后会怎么样不得而知,可能下沉到基层也可能…… 如果,我利用最后的机会冲刺一把,是有上一个台阶的机会的(当然,仅仅是有可能)。进入到一个四线或者二线城市,工资待遇要比现在好些,如果再干个兼职,可以考虑贷款购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工作上上一级的工作压力一般来说不会比现在大,至少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个人情感婚姻问题不得而知,虽然不易但还是愿意努力,毕竟自知非单身主义者,但无论以后怎样,计划充实经济基础是没有坏处的。唯一让我放心不下的还是父母,一旦远离了家庭,照顾家里肯定会诸多不便。可凡事不会尽善尽美… 有时候你的一个选择会决定着接下来一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现在应该就是在做这样的选择。 不知不觉聊了好多,不说了,饿了,做点吃的去 |
最新评论
他也是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