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或许是因为我的boss对我太过于信任,所以在XX保险公司总部的年度追偿培训由我来主讲,面对着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赔经办,我足足过了一把“老师瘾”。那次会议进行的还是比较成功的,也可能是因为许多理赔经办之前就相识,所以互动起来没有一点儿的违和感。培训会议结束后boss对我说:“你的讲课水平已经是相当好了,以后再有这种场合都由你来讲吧。”其实后来想起来那次培训的成功是源于主题选择的成功——脱离了以往其他律师仅就法律讲法律的俗套,直接选择了在追偿过程中碰到的实务问题入手,从而引起了在座许多理赔经办的共鸣,所以当时整个追偿会议与其说是在讲追偿本身,不如说是在讲如何“完美的”赔掉一个案子。 其实想来,律师这个行业并非是刚刚读完四年本科院校后出来就可以上马的。用行家的话来说,这个行业的“水”很深。据我的观察在毕业后做律师的朋友大致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律师职业非常狂热(可能是受了律政剧的影响或者是家庭传承的关系),毕业后非律师不去的人,这种人往往对律师职业有着高度认同感,也更愿意去经营好自己的律途;另外一种是院校毕业后的落魄者,考不上公务员也进不了大公司,只能先做律师混碗饭吃,这种人往往在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会慢慢离开律师队伍。 如果看过我在学法网之前写的贴子的人会知道我是直到研三才确定一定要去做律师的,童年七彩的幻想有许多但是直到蜕变成熟之后才会最终确定人生的理想,这或许就是老人们常言的“长大”吧。今天的这篇帖子是想聊一聊在通往律师的路上我认为对我有用的经历,其实,更适合那些在刚上大一和大二的同学看,比较阳光的大学生不能总是“躺在宿舍里面腐烂发臭”。 一、辩论赛 或许很多人对于大学里组织的各种辩论赛都嗤之以鼻,认为那是一帮“杠精”才会从事的活动。其实不然,一个老辩手相比于其他人会有更高的思维敏捷度,法庭和辩论场的差别仅仅在于法庭运用的规则是唯一的法理,而辩论场运用的规则更多是人生道理,但两者的唯一目的都在于去说服居中裁判的裁判者。我从大一开始参加自己学院的辩论赛,这个爱好我一直持续到研二去中央电视台录制“禁毒杯”为止结束,其实辩论给我带来的益处直到今天还保留着——每次开庭前把自己关在会议室的头脑风暴像极了曾经比赛前夜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讨论,只不过曾经是一群人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开庭过程中的“就事实问题向对方发问”其实就是法庭版的攻辩环节,曾经在一个案子中对阵国寿财的理赔经办时将这种发问运用的非常恰当,以至于后来的庭审过程中对方几乎没有翻身的余地;庭审的法庭辩论环节其实就是一次四辩的“总结陈词”,总结这次庭审的争议焦点(相信我,很多法官很懒,根本就不去总结争议焦点),然后围绕争议焦点发表相关的意见。 所以我个人认为辩论这项经历在我律政途中真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口才还是逻辑思维的锻炼,都让我能够快速的融入庭审。记得第一次开庭的时候紧张伴随着心脏的狂跳,那时候我对自己说:“别怕别怕,这就是一场普通的辩论赛,和以前一样,没有关系。”所以我个人觉得大学时期的演讲和辩论活动还是要广泛参与的,说不定哪一天真的就从中收益了呢。 二、当老师 当老师这个经历是从研究生以后才开始的,我的“教师生涯”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在学校里教“专科班”(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其二是在校外从事考研培训,当时有一个专门针对我们学校的考研辅导机构,我在里面担任行政法讲师。 在校外考研机构任教的主要目的还是赚钱——一个小时500元的薪资在当时的我看来的确很诱人,当时每个月都能讲上个10个小时左右(网课),再加上寒假的面授课薪资另算,那时候我的室友们真的是有点眼红,当然,每次发薪资我们都会吃一顿好的,我记得那次我们吃完金钱豹自助餐后不久它就倒闭了,也不知道跟我们有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少和我一样去教“专科班”的同学都跟我说:不用太管他们,反正他们上课都不听。我的教学生涯是从我室友手上接过来的,他因为要练车所以把教学任务委托给了我。记得刚到专科班的教室时教室里面吵吵嚷嚷丝毫没有一丁点儿学习的氛围,用课前的时间我规划了一下,想了想制这帮“小毛孩”的办法,最终第一节上课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说:“我知道人各有志,我的课呢大家可以选择干自己的事情,也可以选择听课,不过我比较喜欢纠问式的课堂,所以我的课堂上会和你们中的很多人交流。”也许是我讲课本身就趣味横生,亦或许是纠问式的互动效果非常显著,反正几次上课下来明显睡觉的人少了很多。我和其中的很多人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很后来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小女生跟我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想学点什么东西的,无奈其他来讲课的人都只会照着书本念书,真是无聊的透顶,要是以后的课都是你上那该有多好。” 其实教学任务锻炼着一个人的统筹能力——如何让台下的人能够认真的听你的发言,如何去调动大家积极的情绪去参与课堂而不是如木头一样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律途中的数次讲课(包括开头的总公司培训),我都是采用这种纠问互动式的方式进行的(苦了福建分公司的理赔经办),应该说每次的反响都比较不错,但究其来源,确是从给那帮“小毛孩”上课的时候开始的。 三、公安的实习经历 那时候还是心中怀揣着一身藏蓝的梦想,所以每个寒暑假我都会让我父亲帮我联系家乡的派出所供我实习,记得刚去的时候那帮协警员都很新奇,整天上下打量着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皮鞋擦的比他们亮还是因为我比他们年轻许多,后来我跟这帮人就打成了一片,相互开开玩笑好不自在。感谢当时的信任有些警我是自己处理的,也是因为值班警力不够的原因,一些看似不那么“危险”的报警就由我带着协警“代劳”了。 派出所的事情三个字以蔽之:“烦、乱、杂”,整天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寒假时候的实习尤为让人心烦,因为年关讨薪的问题会比较多,现场处理又不能告诉讨薪者去法院起诉或者把他们丢到劳动局就了事,因为毕竟是被围的那个老板报的警(实际处理过的会知道,你告知他们去起诉他们也不会去的,他们认为,我只要坐在老板这里闹,最终一定会有钱)。但是随着这些小事处理多了,竟然慢慢就摸索出了一套“心理战术”,后来在我做律师时候的和解谈判都大有裨益。 另外,公安的实习还教会了我如何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在学法网之前帖子我说诉讼中开庭只是一个插曲的由来,作为律师,一个“问题的解决者”,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去促进问题平和解决,这包括和各方当事人的沟通、主动去做各项工作等等,尤其是在货运险追偿中被告往往不理解,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缴纳了保费确还要向我追偿,这个时候被告的抵触心理就很强,需要律师主动介入沟通。 回想在自己的律途中,以上经历确实对我有很大帮助,希望在还在院校里呆着打游戏的你,赶紧做自己的规划吧,毕竟,青春有限,我就很后悔读本科的时候没能沉下心来好好看几本书,当然这个后悔我在研究生的时候补救了,写给已经老去的自己,希望在律途中,会越来越璀璨。 |
最新评论
我认识干同一工程的两个小包工头,一个包工头就是纠集工人闹,闹的那个月当月就得到了工资;另一个包工头把建筑公司起诉了,现在都没得到工资。
前几天遇到那个包工头他还在说:当初该还是一直在劳动保障局闹,说不定已经拿到钱了,现在起诉了建筑公司虽然官司赢了,但是执行不下去。
楼主是小学作文的水平
兴趣最重要,能够把兴趣和谋生合二为一是最好的
略厚的家底是重点!
你确定?你确定像船舶碰撞这种东西半个月就能上手?
你能行的,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就是你的热血。
个人认为可以做一段时间,确实可以锻炼人,而且销售岗位薪资不错,但不适合长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