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作者:徐增双,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年3月底,我领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当时坐在地铁上,“嘿嘿嘿”傻笑了一路,跟中了举的范进一样。 三年五战,非法本(2018年才拿到法学函授本科学历)在职,孤军奋战,一路走来多少辛酸。当时下定决心要写一篇文章,把我掉过的坑和当时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一列举出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写成。 别问我为什么今天才发文章,还不是因为忙(懒)? 一、教训 2015年,这场考试还称之为司考。我准备了三个月就上考场,当时只看完了三大本的民法、刑法、公司法系列内容,上了考场,感觉像裸奔,知识的外衣,不存在的。 2016年,我发现有讲义哎,看完了讲义上考场,最终卷四居然考了80分。 ![]() 2017年,我买了学习包,看视频课程,有精讲,有复习。也就是在这一年,我才知道司考有真题,预留出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刷了一遍。我觉得已经有很大把握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三次考试,败于四点: 毫无章法,没有系统的规划,只知道看书看讲义; 闭门造车,没有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只知道闷头背法条背讲义; 时间紧迫,没有充足的精力保障学习效果; 忽略真题,第一次、第二次参加考试,根本不知道还有真题这回事,第三次考试,也只是匆匆刷了一遍。 二、经验 2017年11月底,查到成绩的时候,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沿着一条陌生的路边走边哭。哭过之后,剪了短发,痛定思痛,决定再来一年,这一次我重新调整了备考策略: 1、保证时间。 调到轻闲的岗位上,请假,辞职……都不是可以实现的办法,只能硬挤了: 在学习中节省,加速看视频课程,一般情况下开1.8倍语速,这样一来,我用10个小时学了别人18个小时才学完的内容; 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前完成所有工作,能不加班坚决不加班,保障业余时间;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班途中,戴着耳机听一路,工作时,做不用动脑子的活(比如装订、打码档案),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干活。 2、重视真题 有人说刷十遍真题,绝对能过。对于法考来说,我觉得只做真题,是一种机械式行为,尤其是像我这种没有受过系统法律教育的人来说,只刷真题要不得。 我怕最后来不及,就看一个章(节)的课程,做一个章节的真题。 3、培训机构 先声明,没有人给我广告费,良心介绍。 刑法,我选择柏浪涛。学习了他的二阶层,终于明白了犯罪构成原理,我喜欢柏神的思维,越是复杂的地方,他越是能理顺,好像数学的魅力在此凸显。不止一人推荐刘凤科,我听了之后感觉不适合我。 民法、商经法、民事诉讼、理论法,这些科目的授课老师,我没有听出优劣。 三国法,很多人推荐杨帆,我跟她的视频课,感觉确实不错,听得明白,又重点明确。 行政法,有人推荐李佳,但我跟的是徐金桂,感觉他讲得很有条理 。 刑事诉讼法,我一开始选了向高甲,很喜欢他的风格,幽默,深入浅出。有人推荐杨雄,我试听了一下,发现已经习惯了向高甲的风格,决定不换。 如果要跟培训机构的课程,一定要注意:你可以适当调整的!不必完全拘泥于培训机构的计划!视频课未出来可以先看书、刷题。 4、释放压力 法考的奇葩不用我多说,各位都体会过吧? 每一个坚持到考完试的人,多多少少体会过法考带来的压力。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运动、听音乐、读书、吃…… 介绍两种: 倾诉! 倾诉,谁都会,在这里,倾诉的对象很重要。我选择的是刚通过法考的年轻人。刚过法考,考试的感觉还在,对我的困惑,他可以提出建议,因为他经历过,他懂。正因为他经历过,他懂,所以,他理解我动不动就情绪不好,愿意尽全力帮助,绝不会说我矫情。 哭! 哭不丢人,没有为法考哭过的人,不足以谈法考。如果实在受不了啦,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吧,哭完接着学。 别哭太久哦,时间宝贵! 先介绍到这儿,过些日子,我再写一篇关于法考思维的文章。 |
最新评论
我客观题也是190分
我拿法考当乐子呢
加油
呃,我还考过181呢,没好意思说
厉害啊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