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2017年3月24日领证,开始法律人生,想想有点激动,抑制不住。。。。先晒晒咯![]() ![]() ![]() ![]() 以下则为我的经验分享,以供参考!(写于2016年12月4日) 一、序言 国之司法考试,乃天下第一考。其虽如蜀道之难,反激起勇士之猛。一战二战三战也,置之死地而后生。今年之战已落幕,明年硝烟吾参谋。 二、基本情况 ①男;②年近而立;③非法本;④有家庭有孩子; ⑤零基础;⑥前期在职,后期脱产;⑦16年二战 第一次司考:2015年一战(花费人民币:1000元左右) ①时间:14年12月开始 ②复习方略:私人定制计划(499元)→免费提供电子讲义+付费购买书籍+因人定制计划 ③自我学习情况: 1、个人在职,按周定制了复习计划 2、每日晚上2-3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末5-6小时复习时间 3、付费购买书籍,仅仅听课,书本标注 4、没有完全消化知识点,没有吃透难点、重点 5、APP刷题,没有完整的刷完题目,没有错题归纳,没有笔记 ④一战成绩337:卷一99,卷四70,卷二卷三均为80多分,卷四大放水也没过 (一)基本模式及优势: 1、根据个人时间情况,定制日、周、月的复习计划 2、省去了自己寻找资料的麻烦 3、固定学习时间,有效管控考生 4、重点、难点标出,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5、要求形成错题提炼本 (二)一战基本总结: 1、资料、老师过多,不会选择,盲目听课,没有吃透一本讲义 2、重点、难点没有吃透、弄懂,糊里糊涂 3、没有做笔记,用自己的话记录,没有真正消化每个知识点 4、真题做的太少,没有系统的完成分科、分年的题目训练 5、没有做真题提炼,进行常错点、易错点的归纳总结 6、轻信押题,陷入茫茫资料之海,最后阶段没有冲刺计划 7、书不能越读越厚,应越读越薄 第二次司考:2016年二战(人民币:120元左右,基本用电子讲义) 在深刻的反思自己的复习方式及努力程度之下,16年认真设计了自己的复习方案,没有私人定制,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①时间:2016年2月 ②复习方略: 1、三大实体法+三大诉讼法(2月-5月先修与强化课)=听课+讲义+笔记 ⑴三个步骤,同时运用,每个知识点都化为我的语句落在笔记之上(消耗4本较厚的商务笔记本+一盒0.5的笔芯);注:笔记可以尽量画逻辑图,有助于自己的理解 ⑵先修课不一定要听,视个人情况而定 ⑶笔记实例,仅供参考(字丑见谅): 2、卷一+卷四(6月-9月)=卷四日习一道案例题或论述题+卷一两轮强化课和冲刺背诵 ⑴卷一庞杂不成体系,没有做笔记,而是使用了任海涛老师的通关宝典及口诀 ⑵卷四使用了任海涛老师的案例宝典,三段论的归纳非常好,练习完可以对照优缺点。 ⑶今年卷四我出现了重大失误,题目答案写错位置,导致后期心神不宁,以至于没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出成绩前非常忐忑,幸好有惊无险(各位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 3、历年真题(6年或10年)=分科+分年(准备错题本或WORD记录) ⑴分科真题:认真做一遍,提炼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常错点,归纳总结 ⑵分年真题:认真做一遍,评估下整卷实力,提炼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常错点,归纳总结 ⑶分科+分年=总结优化知识点,语句言简意赅 ⑷我的错题提炼本实例(冲刺时的汤姆逊冲锋枪) 4、新增知识点=全部掌握(简单易得) ⑴使用任海涛老师新大纲的解析宝典,基本涵盖 ⑵提炼出新增知识点,做笔记,最后冲刺背诵之用 5、制定最后30天的冲刺计划(9月) ⑴切忌盲目轻信各种押题,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卷四第一第七可以听听) ⑵重点围绕自己的笔记、错题本、新增知识点、卷一卷四背诵 ⑶调整好作息、调整好状态:黑加白→白加黑 ⑷某些老师的黄金题,可以挑选听听做做(譬如刑法柏浪涛) ③自我学习情况: 1、基于以上自己的作战计划,踏踏实实的完成任务 2、笔记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需要提早开始准备 ④二战成绩364:卷一111;卷二82;卷三83;卷四88 三、对比分析与结论 1、通过两次战斗的经验和成绩对比,很显然,无论从复习方法、努力程度、时间精力都是天壤之别的,我也基本详细列出我的复习方式,仅供大家参考; 2、我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我做出如此的周密安排,卷二卷三的分数依然很难提高,可想其难度之大;因此,希望大家在17年调整复习战略方向,攻破卷一卷四,守住卷二卷三,必得司考! 3、至于老师和资料的选择问题,学法网上很多高分通过的考生基本都已说过,我就不再赘述 四、期盼与守望 希望本人的经验贴,能给17年考生带来帮助,希望在11月听到更多的喜讯。在此预祝大家,17年司考顺利通关!BY:家曜海棠(1114816323)获取更多司考攻略,请下载学法网APP或访问学法网(xuefa.com) |
最新评论
能说说刑诉的学习方法吗?
你有这个运气么
让我看看你呢,喷子兄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