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自从干起审判工作,便习惯了夜睡,脑海里充斥着判决之后是否胜败皆服,上诉之后是否被改判,某个案件是否被某领导关注等等。白天审判别人,到了晚上,内心中一直在审判自己。 据说三更半夜才想到睡的人,大多白日艰辛。说起法官的艰辛,在发达地区案件繁多可能是重要因素,但在欠发达地区,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道路还很漫长,处理案件的方式常常要借助社会活动家乃至政治家的思维,得有领导视角、公众认知,会察言观色,善换位思考,会动员斡旋,这恰恰是较难把控的地方,善用者疲惫不堪,不善于或不屑于使用者,也往往焦虑憔悴。 一路走来,常常反思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那些具体而生动的真实实践已化作云烟,曾设想如果回到当初从事法律职业的起点,我会怎样?仔细冥想,我确定会把曾经干过的事再干一遍。因为那样的年纪就是那样的沸腾。热血青春就是这样,有笑,有苦,有抱怨,有暗喜。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化作大树,可逆风淋雨,也可迎着烈日成长。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名好士兵。有人套用这话说干法官就得奔着首席大法官去,虽不能至,心要向往之。其实某种职业的差别存在是社会的需要才会产生,并无贵贱高低之分,首席大法官也得吃饭上厕所。所以五级法官绝不比首席大法官卑贱,资深法官也不比刚入行小法官崇高。 千千万万人中才有一个首席,于是乎争小单位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不亦乐乎。不追求者被视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偶有旁人说:“凡人在乎名利很正常,因为是凡人,所以在乎。生活是现实残酷的,不要生活在幻想中。”我想争也罢,不争也罢,能如何,又能不如何。想起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坚持自己的倔强,甚至带有小家子气,不讨众人喜欢,虽说命薄,可对于她自己,是不负此生的。我们生活在尘世,理解世俗,却又想要远离喧嚣,坚守信仰。 生活不是影视剧,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却又远比影视剧复杂真实,特别是总接触社会负面,那观感叫人想要安静的尖叫。曾千般期盼得到某些认可,但越走越发现世界是自己的,活在不可理喻的评价里,只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许多法律人辞职都说因为办案压力大,工作量与待遇严重失调,晋升空间狭小等问题,其实这也是许多行业的共性问题,长期在基层工作第一线的我,深刻明白体会什么叫前线战斗,你直面对岸,挡住后面,须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战斗完了有失意牌,有无字碑,有功勋簿。这其实本无可厚非,于我而言,身体上的清爽和心灵上的滋润确实是尝试快意人生的启动器。有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抱着将日常工作当成娱乐去享受,成效不但更大而且产生精神病态的可能性减至最低。这其实是可以尝试的。莱特兄弟痴迷机械,制造出了飞机实现了飞翔梦想。显微镜的发明人先前是个看门人,业余时间喜欢磨镜片,竟发明了显微镜。 讲真,感谢这个时代,它让人有千百种活法,你今天是法律人,明天可能是文字工作者,后天可能突发奇想创业去了,尽管干什么都得努力去做,但至少有得选。也许只有具有自由气息的时代方能孕育出自由的人群,而人群的自由必定会刻画出七彩人生。正是人生的多彩,在欣赏他人人生风景的同时,自己也有可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使人想起诗人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最近迷上央视致富经这档栏目,主人公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但在锐意进取,不言败不放弃,诚心做人等方面却是一致的。成功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落泪的心酸史。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和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一样。在羡慕的同时,更要学习人家执着追求的韧劲和乐于吃苦的精神。拼搏吧,即使没有人看好,坚信挥汗如雨的路途才是人生最美的远方和诗。 =相关阅读= 辞去员额法官后(上篇) |
最新评论
用能力证明自己用不着每月坐等那微薄的工资。
留点念想。还有许多要说的。未完待续。
没那么复杂哈。简单最好
今年多大了朋友,我借鉴一下我辞职算不算魄力,不惑之年
32了…你辞职是真的很有魄力,因为我遇到一个好领导,给我很大的帮助。备战法考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全身心的备战,不要受其他事情的影响!
首席他们还搞审判么?还是基本就是政治活动?蛮好奇
精辟
同为国企,体制内乌烟瘴气的很,打算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