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我的曲折之路,不一定是正确的,毕竟还是觉得早早坚定在某个行业持久的深入下去才能早日获得成就,就像许多曾经我的本科同学们,有的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有的甚至年纪轻轻海外归来聘为高校教授。但是对于我这种,长期找不到方向与支撑点的人来说,或许,还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去不断试错,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领域。瑾以此献给那些仍旧在努力在迷雾中挣扎的朋友们共勉…… 本人女,80后尾巴,本科211,985理科生,硕士同校金融学。高考结束在叛逆地拒绝了所有父母关于专业的提议情况下,志向填报选择了理科学科,本来当时的分数能填报许多知名财经院校的王牌专业,但傻戳戳地固执己见到了现母校冷门专业。这四年,过得有点浑浑噩噩,这门学科一点不好学,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科学家梦想破碎,实验与实验报告充斥了我整个生活,毕业时只有中游成绩。毕业那年参加考研,离北京某财经院校十几分落榜,到了某设计院做了总经理秘书。不甘心,辞职再考,第二年缩招,按往年水准能上的分数,又悲惨地落榜。第三年,到某外企做销售助理,不想从事与本科专业有关工作,想跨入经济工作门槛,辞职两月考了母校金融,成绩很理想,排名前几。硕士的三年,是我最充实的阶段,每天除了学习恶补本专业课程,还到其他专业旁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虽然被调侃为学习小霸王,但我仍然不顾别人眼光,努力学习,旁听,给导师做课题,图书馆自习……硕士期间,我拿了一等奖学金,参与了国家、市级两个课题,参与翻译了某国外经济学家的专业书籍几万字内容,去过两家企业实习,考了一些七七八八的小证书。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含金量高的证书,cpa或司考。 毕业后,为了追随感情,去了个高寒之地的银行省分。虽然去了不到半年就分手了,虽然因为去了那里错过了最佳买房机会,虽然身体也受气候条件受了一些影响,但是我并不后悔。在那里待了不到两年,我想说自己确实消磨了意志。在我的鼓励下,前男友和身边另一个朋友都考过了司考,后者还是CPA、司考双证,而我,除了2015年考了两场,就这样睡过了2016、2017年的考试。每次都立下flag,然后每次被懒惰打败。去年中旬,我离开了那里。离开的时候,有的人劝我留,离开那里生活不再那么轻松优渥;有的人劝我走,赶紧离开,趁着还没家庭,为了自己的身体。在这里,感谢那些支持我决定的声音。坦白说,我没有高风亮节要在那里奉献终生,每年不乏优秀的年轻人前赴后继,现在咱们国家给予他们的优厚条件也足够补偿他们的部分缺失。回来内地,我成了一名年薪制zf雇员。以前不曾知道,现在深有体会,没有编制是多么受到限制,工作安排也有失偏颇。在单位里每天就是加班累死不偿命,努力为人添嫁衣。 再说我的法考心路,以前只觉得它比cpa来得快,一年就能见结果。可是在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法律的魅力,思维缜密的案例分析非常有趣,连枯燥的法条我也觉得活泼生动。我开始真正喜欢法律。还是承认,我太不够努力,比起很多法考的同志们。零零散散复习了一遍吧,七月开始就几乎每天加班,八月初还是请假带着父母第一次出去自驾游了一周,十月被调剂了科室,加班强度进一步提升,每天八九点回家已是常态。客观题通过,我觉得有点侥幸的,但还是满怀期待等待着主观题的成绩,心无数次幻想通过的喜悦。如果没过,我心坦然,明年继续努力,我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我是个可以有些许遗憾,但从来不去后悔的人,包括曾经错选专业,曾经走的弯路,曾经错看的人,因为我是感激每一段经历的,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经历不同的事,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 谢谢大家看完这段文字,考过法考,我也不确定是否去做律师,但我知道肯定要离开现在的岗位。我的性格偏软糯,别人一吼一凶我就会舌头打结,常常被人欺负了后才会想起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说这样一段话怼回去。所以,我的性格让我觉得下一步的工作选择有所犹豫,是不是去做金融行业非诉业务好一点,大家能否给我点建议呢? (拍到的幸运四叶草,与大家共享) ![]() |
最新评论
工作方向依旧迷茫。金融机构呆过四年都是做业务的。不详说了,自责中……
做业务也不错,和法律结合起来也是出路……我是东跳西跳定不下来有点疲倦
嗯,是的,不言弃!先把现阶段每一步做好吧!
咱们相互学习
谢谢,想到什么说什么。
结果发现,法硕考完,另一桩夙愿又来了,司考不过,今生都是个疙瘩
是,所以坚持考下去。别觉得浪费三年,三年法硕加法考,毕竟也是师出名门,没有浪得虚名,平台是铺够了的。
法律人靠的是说理,缜密的思维能力,而不是泼妇骂街,他要吼就吼,你只用静静的看着。这些,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变的。或者可以做商务律师,选择的道路很多。祝你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