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 祥林嫂,你好。由于你设置了隐私,不能从头到尾撸一遍你的奇谈怪论,我就挑一些印象深的论调来谈一谈。 1、“法律连初中生都能自学”,这话有错吗? 没错,同理,很多科目都是从认字开始,只要你会认字,你就能自学。而学习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每个人的悟性和坚持程度不同,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也不同。初中开设语数外史地生物化,这些科目都可以自学,然而能在这些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寥寥无几。和所有科目的知识一样,法律一样不分贵贱的向所有人敞开,它和所有科目一样,其接触都是没有门槛的,但能把它学好的人并不多。因此,法律连初中生都能自学,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它并不能得出"学习法律是没有价值的"等类似的结论。我并不否认与理工科、金融财会专业相比,法律对智商的要求更低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便是一门只具备初中生智识水平(语义解释:此处的初中生应该指的是只有普通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和阅历的人,而不是只有初中生文凭但却在之后的人生中不断学习而使自身素质比肩高学历知识分子的人)的人就可以掌握的学科。说实话,研一时我也一度轻视法学理论,然而现在我只觉得自己太浅薄,这个领域与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都有关联,想学好法律、运用好法律、甚至在法学领域有所建树,一点都不容易。 2、“司考/法考是律师生涯中最容易的一关”,这句话有错吗? 也没有错。律师执业证算是行政许可吧,这其实是一项特权,赋予通过法考的人从事一些法律职业的权利,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则被剥夺了这一权利,其本身就是一个门槛。跨过这道门槛,迎接你的是各种各样的案件,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去解决。如果是律师,你还必须要开拓案源,树立声望。想成为一流的律师,更是需要起早贪黑,勤于思考,应付各色人等。可见,执业后的竞争很重要。然而,“执业后的竞争很重要”就能得出“通过司考”并不重要吗?过不了这一关,你就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权利,它太重要了。仅仅因为得到这个证并不能立刻让你晋身大法官、大律师,你就可以贬低它的作用和地位吗? 3、“法律市场已经饱和,不需要那么多法律人才”。 这一说法值得商榷。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就知道,法律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法律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催生了大量的法律需求,律师人数不断增加是需求增加的结果。评价法律市场是否饱和,不能仅凭律师人数便下结论,要结合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来考虑。虽然说我国有不兴讼的传统,但这一传统正在受到市场经济持续不断的挑战,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法律需求便越旺盛。因此,如果仅仅参考我国前些年的发展来看,法律市场远远尚未饱和,只是近几年似乎出现了一些变数,未来的走向未知。但是即便如此,断言市场已饱和,轻率之极,似有恫吓之嫌。 由前两段的分析可以得出,你是认可“执业后的竞争是很重要的”。你说市场饱和,不需要那么多法律人才,无非就是说你期望通过行政力量将进入这个市场的通道收缩甚至封死,否则进入市场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想要脱颖而出就越难。竞争是什么?是优胜劣汰。说明你是认可“在法律这一领域,不同的人是会取得不同的成就的”,这和你所不断重复的“法律太容易自学,连初中生都能学好”、“法律就是翻法条”是矛盾的:假如法律是初中生就能学好学精的,那么参与后期竞争的人群便分不出高下;假如法律就是翻法条,而人人都会翻法条,那么后期的竞争就是比赛翻法条,而一项人人都会的技能,会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吗?显而易见,不会。事实上,即使是翻法条,也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人人翻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法律是连初中生都可以学,但并不是初中生就能学好,甚至即使你是硕士、博士,也未必能学好;法律是需要翻法条,但不仅仅是翻法条,水平不同的人连翻出的法条都有区别。 4、“司考体现不出水平,含金量低,司考证烂大街。” 在大家准备法考和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每天都能看见你重复这样的论调,其实,这正暴露了你的焦虑——跨过这道门槛的人越来越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人越来越多。你怕这些人会危及你的饭碗吧?假如你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律师,这种焦虑感会很小,他们已经拥有稳定的客户,名声在外,以后只会越来越好,根本无暇担心每年的法考人数。他们才是真正的信奉“竞争是最关键的”,强者无惧。而你的焦虑出卖了你,透露了你的现状——你在竞争中并无优势,是长期没有什么起色吧。因此,你期望通过游说政府缩减通过人数(这一点你无能为力,在中国你也没有途径)和贬低法考含金量吓退考生的方式,妄图减少一点点未来的威胁。这恰恰说明,司考/法考在你心里的位置有多重,它是一道高耸的墙,你期望抽掉墙那边的梯子,把所有想要跨过这道墙的人隔绝在墙外。这样你也许不至于被不断变化的洪流冲走。其实,不用你说,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司考/法考不过就是一个门槛,当未来我们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现实时,我们可能会庆幸法考的单纯。然而,在你那里,司考/法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执业门槛,而是阻挡洪流的堤坝,无能的你只能期望这道堤坝筑的高些、再高些。司考/法考就是你的全部人生。 5、再来说说“司考证含金量低”。 我并不认为法考是天下第一考,在我眼里它就是一个小门槛而已。由于我并未掌握每年的通过人数和传说中的通过率,无法断言法考通过率到底是越来越高还是大致稳定。不过财税律师应该也是近几年才拿证的人吧,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考的司考就是含金量高的考试而我们考的法考就是含金量低的考试呢? 6、“司考证烂大街”更是无稽之谈了。 全国14亿人,执业律师人数才36.5万人,3835个人里才有一个律师,而2016年美国律师人数为135万人,每200人里就有一个律师。如果说我国司考证烂大街,那么美国岂不是可以按斤称着卖垃圾了? 综上所述,财税律师要么说的是正确的废话,要么是逻辑自相矛盾,要么是站不住脚的无稽之谈,其目的只有一个,恫吓考生,缓解失败的焦虑。说他可怜,确实挺可怜的,好像祥林嫂一样每天不停的说“我真蠢,真的”;说他讨厌,也确实很讨厌,如果可以把他屏蔽,我宁可选择屏蔽他,可是我不能,那么我只有出手了。希望你能把心思用在业务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每天吓唬还未进入这个行业的萌新,做个人吧,别自我矮化。 |
最新评论
哥大学上的信息工程学院,一水儿的电子、电科、通信专业的同学,但他们的月工资才4000多,是真的辛苦。
财税,又不从事理工科行业的职业,天天在那儿倒闭倒闭的,不是坏就是在送妈
他为什么不转行?
有人证明怼他,从来都是装死
翻来覆去都是那句话:今天财税又来送妈了
精神有问题
无能之辈大多这样
谢谢
不知道非法本的网友,有没有专业里学过单片机的?
单片机第4版的那个作者,是浙江大学某个教授写的,哥一个大学的同学,有考上他的研究生。还有考上厦门大学电子类的研究生的。
注电那个比得上单片机?把老子给笑死了
眼界之差,纯粹**
一线城市码工赚得多
基本上好的软件公司,一线城市比较多
财税律师本身可能不是律师,而是想成为一名财税律师吧,如果你想成为财税律师,何不考个CPA玩玩?你不是说法考简单,含金量低的么?
哦,对了,如果你觉得CPA也过于简单,还可以考GPA,全英文教材,可以满足你!
说错了,闹笑话了,毕竟我不是学会计的,应该叫做CGA或者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