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参加过2017年的司法考试和2018年(今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说说我对考试改革的理解。 一、关于通过率。 我认为还是维持和以前差不多的通过率。不会大起大落,有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需要这个证书的人数比以前多了。一方面还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精英总是少数,要看到地区法律人才的不平衡。 二、关于考试难度。 考试改革的初衷,官方表述是选拔综合能力强的。但是书面考试这种形式,就必然有应试,必然不能看出一个人在以后的法律生涯中的实践能力,只是选拔一个初步的理论基础。所以考试的难度还是持平,只能在题目的灵活性上下功夫,或者结合些社会真是案例。有很多东西,比如法律熏陶、法律思维等不是一个考试能解决的。司法部提出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方案还是契合实际的。改革嘛,还要注意发展和稳定。 以考试改革后难度来说,如果经过我国全日制四年本科法律学习,考试通过率只有15-30%,是不是说明教育的失败?!参照教师资格证考试为例,改革后是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师范大学毕业后不需要考试,直接给予教师资格证。部分师范大学是自己考核,剩下的和社会考生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后,应该也有可能,几所重点政法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当然,可能规定需要学位证)直接发证,部分学校自己考核,剩下的和社会考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本人大学的是会计专业,当时规定,毕业后不需要考试直接授予助理会计师职称。这是一个道理。 之所以有现在的改革实际是为以前法律人才缺乏,鼓励大家学法考法有关。非法本司法考试过关的人可能法律素养不及现在法学本科毕业的人,不过在当时他们是社会中法律素养领先的人。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三、关于证书的含金量。 以后这个证书既不是过了就能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也不是拿到证书一无用处。拿以前的驾驶证作对比,改革开放早期,会驾驶就是一门不错的手艺,开上货车或客车可以有一份不错的薪水。后来普及了,只是一项工作技能了。要靠这个赚钱生活,得有A证以上。同样,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也只能算入门。精于此道,会成为成功的少数。也有成为法官检察官的(成为法官,晋升的路还很长)。有些可能退而求其次做个法务(法务上面还有主管、经理、总监)啥的,分化了。后面的路还很长!!! 以上是我的理解。 |
最新评论
我没指望,反证也跟我没关系,只是我的理解。比照教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重要,教师资格证不重要?!
普及是不可能的,看美国,德国,日本法律资格考试,通过率只会低,法律人才的素质能影响社会的稳定,未来法考改革方向,非法本渐渐退出舞台,法本,法硕,法律职业专业人士同台竞技,难度进一步加大
我国的国情,就注定了不会走法律精英化这条道路。法官在党的眼里,只是精通法律的干部。
在中国,任何一项改革,稳定和发展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稳妥地推进改革!
只一条,非法本提到硕士参考,非全日制为何也要限制,有违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对非全日制的法律专业冲击极大!
有其他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的复合性法律人才不是越来越少了吗,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
有啥要复合的兄弟,术业有专攻,法本有学国际经济法的,海商法的,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的。。。很多很多,学法的同时还要学别的,比如我本科学知识产权,就要辅助机械设计自动化这个专业,因为专利需要工科背景,学建筑工程法方向的,都要学工程制图,CAD,法学不只是学法,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本身就很复合,满足市场需要
这只是略知皮毛而已,和没学就没区别,只是一般人都有的常识,还有脸说复合性
哦,常识也没办法啊,司法部这不是开始限制了吗,公告没看吗,那也不是我说的算的啊,就是限制了啊,未来非法本就是不能参加了啊,有什么办法呢
你这种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拿到稍微好一点的所人家都不一定能要,在法本和复合型人才里还是前者优势大一些,就去最普通的58招聘都能看到,法本法硕优先,也没说什么复合型人才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