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刘邦,我们都知道刘邦建立了汉朝,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我们很难感受到作为当事人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折磨和痛苦。但刘邦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七情六欲,有酸甜苦辣,当他决定起兵的时候他也想创下不世之功,相较于我们面对的法考,刘邦对结果更加没有把握。我们失败了,大不了再考一次,刘邦失败了,是要死人的! 刘邦本是体制内的一个基层干部,如果没有意外,他会一直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但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执行押解任务中,很多犯人在半路逃跑了,刘邦心想这可怎么办,照这样下去走到地方人都跑完了,咋向上面交待?自己好不容易挤进了体制内,因为这事怕是要被开除公职。 这时,刘邦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消极悲观,弄二两小酒一喝,酒壮苁人胆,把押解的犯人全部放走了,再大的风浪自己一个人面对。犯人中有几十个人不肯跑,决定跟着刘邦混饭吃,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决定自己拉起来一支队伍,开始创业。 刘邦的班底就是这么几十个人,而且还是犯人,他选择的这条路比法考难多少?想必各位心里很清楚。 和刘邦同时起兵的还有官二代项梁,原楚国将军项燕的儿子,项梁有个侄子,叫项羽。 刘邦和项梁纵横沙场,攻城掠地,已崭露头角,但半路杀出来一个项羽,在黄河以北与秦军的战斗中,项羽后来者居上,在秦军中左突右袭,立下奇功,以至于各诸侯见他都要跪着拜见,名震四方。 此时的刘邦该作何感想呢?起兵的初衷,谁不想受到四方拥戴呢,但刘邦吭哧吭哧干了几年,不如项羽组织一场战役带来的影响大。想必刘邦心中定是苦闷至极。但这不算啥,上天对刘邦的考验远没有结束。 当时的名义领袖楚怀王说谁先攻取关中,谁就可以在那称王。机缘巧合,刘邦率先攻取关中,眼看着华丽高大的宫殿不能住,金银财宝不能取,为啥?项羽在后面盯着呢,这时项羽的力量远远超过刘邦。尽管约定的谁先攻取关中谁称王,但在实力面前,刘邦必须压制自己的欲望,必须向项羽妥协。你说刘邦痛苦不痛苦? 项羽入主关中,放火烧了秦皇宫,准备回乡称王,把蜀地分给刘邦经营管理。 刘邦就以蜀地为大本营,苦心经营,终成大业。 假如刘邦就是你身边的朋友,你怎么看待?能给你点什么启示?一次法考结果的好与坏,对人生来讲,还真的那么重要? 不要说付出,很多人把命都付出了也没成事,刘邦若是一次挫折就放弃,就不会有汉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与君共勉。 |
最新评论
只能想到自己的辛苦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