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我本人先学医,工作十多年之后决定学法律,通过了法考。工作期间处理过很多医疗纠纷和医院内的投诉,可以说对医疗纠纷有一定的认识。在学法网发帖不是炫耀也不吹嘘。就是简单的说几点对于医疗纠纷案件的看法。 第一: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没有很强的医疗专业知识基础就不要碰了。 最近流行一句: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不要觉得这就是一普通的民事侵权之诉,过错交给鉴定,随便在病历中找些破绽编个诉状即可。这样做首先对当事人不负责,也对自己的专业不负责。在这里我不是说笑话,我见过某个律所的律师在看患者病历时很多名词都没有见过,就先查百度,搞清楚了再接着看。这样子能把问题找到了那绝对不是因为认真而是运气好而已。还有些人是有一些医疗专业知识的,比如大学时学临床、护理、预防、中医等专业但日后没有在医院工作或是没有在医院临床一线干过,这些人看起病历来是会好一些,但是想找准问题也并非那么轻松的。说个不怕被耻笑的话,哪怕就是医学院的教授但没有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也很难像一个临床医生那样有着极强的病历解读能力,因为医疗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很难明白临床专家参与的鉴定从哪些角度看待病历中的问题,也很难精准的把握疾病在损害中参与度有多少。就是对于一个有十几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疗律师来说也不能说每个专业都很精通。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涉及不是自己专科的问题也得要请教专科的大夫或专家。更何谈一个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基础的人去分析病历,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好的任务。如果说就是为了挣点钱,那我就劝您别干这个,干点别的好学点儿的,在这里浪费的时间足够在其他案件上快速的补起来专业知识的欠缺。 第二:涉及到的专业多到一般人想不到,知识更新速度快。 本身医疗专业就有太多的专科,内外妇儿只是大体上一分,细化之后多出去几十个专科,上百个亚专科一点问题没有。每年还有大量的新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出台,每五年左右时间本科用的教材就会出新的一版。我上学时使用的是第四版、第五版教材,等我工作之后就开始用第六版,晋主治后用第七版,晋副高后看的是第八版。前几天我在书店还见到了第九版教材!那一本拿出来不是动辄好几百页乃至上千页的专业书籍。而这些书籍在工作能用上的内容也就百分之四五十吧,剩下的还在更加专业的书籍中。除了医疗专业还会涉及到的专业有:护理、药学、检验、影像。还有医院管理方面比如:医院感染、医院的工作制度、流程。说什么法考是天下第一考,那也只是个考试,医院临床医生的脑子里装的东西不比法考的内容少到哪里去。一个医疗损害分析的方面太多,有医院基础设备保障的,有医疗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有医疗差错的,有科室间配合问题的,有药物损害的等等吧。总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均会发生患者损害,患者在医院内各种死伤法。有些人死了医疗机构都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死了。还有一部分确实与医院无关的,就是患者本身的疾病导致的。我有时候需要查找各种医学专业书籍,联系以前大学同学或是其他专家求教。有些手术我连见都没有见过,就去找个大医院想办法见一次。 第三:不要相信当事人。 当事人当时人,他们由于信息不对等,找不到医疗机构的问题,也不知道医疗机构是不是有问题。反正我就是想问医疗机构要点赔偿,讨个说法。前些年铤而走险的搞医闹,现在打击力度大了,不敢了。他会想办法先把律师带着走,对于己不利的事情选择性的遗忘或是故意不告诉律师。我见过一个脑瘫患儿的母亲,给我说的他们很可怜很无辜,拿到病历一看临产时医生反复建议手术,他们就是不同意,并且好几次签字后果自负。后来孩子在医院放了很久,说医院当时治疗有问题,到处找律师帮他们。后来我也学到了,见不到病历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说有可能医院有问题,你拿病历来我看看吧。有些话本来就是没办法说的。我看完病历之后对整个诊疗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到位的把握了,其中有一些问题我才去问患者或者家属。等我对于整个过程没疑问了之后才开始进入专业的分析。当事人的叙述对我而言只是一个补充,而不是以当事人的叙述为主。 |
最新评论
眼光独到
中国的人命不值钱,医疗官司周期长,法官判案全靠鉴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部分支持患方诉讼请求,所以最后陪不了几个钱,最后看着家属惨兮兮的样子,律师想要回风险代理的律师费都觉得自己是在犯罪。所以我要是做律师肯定首选接受医院委托。家属维权还是做医闹性价比高,但是千万别雇佣职业医闹,容易惹麻烦。
本人还干过医院医务科主任,专门处理过一段时间的医疗纠纷,一般的医生确实也不是很想碰这些。
1. 一般来说,小规模的医疗纠纷建议当事人到医调委那边调解;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纠纷可以考虑打官司。
2. 如果当事人真的有强烈的诉讼意思,可以告诉他们打官司可能产生的费用,并把风险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接受高昂的费用,那么为什么不接呢?
3.即使律师不懂医学知识也没关系啊,法官也不懂,法官只认鉴定意见,那么律师做医疗纠纷的唯一根据也就是鉴定结论咯。
不信的话可以自行验证哦!
魏则西也曾经很相信百度……
最高法院都存在丢失案件的情况,难道兄台就对中国司法完全失去信心了?而且我也没说用百度找……
上百度学医学,绝对能把你带到莆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