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说说我这两周找工作的经历,我的基本情况,家在新一线城市,其实算是二线吧,毕业两年,学校非211、985,今年刚过的法考。12月10号左右开始找工作,年底了确实律所并没有太多的招聘,一开始什么面试的信息都没有收到,很焦虑。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没有任何经验的原因,因为毕业后完全没有从事任何的法律工作。后来开始有回应了,分别面试了规模不同的三间律所,下面是三次面试分别的情况以及我的经历经验。 一、第一次面试中等大小的律所 是我第一家收到面试信息的律所,这个律所急着招人吧感觉。因为在律协的网站上看到它的招聘信息是一直更新的。两年来第一次面试律所,其实很紧张,一直以来对律师这个职业这个行业有着敬畏,或者说有点害怕吧。所以一直问朋友一些面试的经历还有技巧什么的。向往常一样准备了自我介绍之类的。后来当天面试的时候,有一位老阿姨面试我,我以为是比较高层的行政之类的,后来才发现是老板娘(合伙人的夫人),之后简单了聊了,没有自我介绍,本来的话还会有合伙人(律师)过来面试的,后来说因为太忙了都出去办公了,然后就省略掉了。后来hr加我微信告诉我老板娘非常满意我,让我入职。但我拒绝了,因为这个律所每周六早上要回去开会,说进行案件讨论之类的,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然而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同等条件别的律所都双休,我何必选这个。 二、第二次面试的是个人所 这个律所是一个朋友推荐的,她之前在里面工作过,告诉我工作氛围非常不错,老板和同事都很好。之后我给了简历后,主任律师加了我,然后约见了。这个算不上面试,真的是聊天,我们聊了一个半小时。完全打破了我对于面试的印象。主任给我讲了非常多现在所里面的情况,还有这个行业的情况,还有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素质。从聊天中可以知道这位主任律师是非常爱惜人才,对员工也非常好,在他手下肯定会学到东西的。但是由于这个律所主要的方向是知识产权案件,其他的诉讼案件会有但是比较好,案件比较单一,我有犹豫。觉得还是再面试多一家律所比较好。 三、第三次面试是德恒律所 在投简历之前就已经查过资料,德恒的创收是全国第七,是老牌所了。收到面试信息真的就是心里的小鹿直撞。Hr打过来的时候已经了解简单的情况,感觉像是一个电话小面试。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合伙人直接就面试了,然后hr也进来了,另外一个团队的律师也来了,简直是三方会谈。合伙人律师说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比较适合到哪个团队,所以就这么安排的。简单说一下这两个团队,那个合伙人律师是主要做公司还有证券方向的,另外一位律师是跟进一些调解之类的。后来我想到了估计是因为我简历中有与调解相关的介绍所以这么安排的。在聊的过程中那位合伙人律师非常满意我自我评价中的一句话,这里写出来大家可以参考下。“善于独立解决新问题,通过工作锻炼了检索、自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这个行业自学能力很重要,他看到我写下来了,所以多次赞美我这个对于自己的自信。 还有一个我意料不到的地方就是,我之前实在街道的社区工作的,本来以为这份工作会给我减分,没想到在这次面试里面给我加了不少分。我以前很羞涩于自己毕业没有从事法律相关行业,而是在社区做着无关的工作,经过这次才觉得,你的每一个经验经历都将化成你今后人生某一扇门的钥匙。因为在社区经常搞活动,从策划到安排到写通讯稿都是一手包揽,这个工作令那位合伙人律师十分的惊喜,不断地询问我相关的问题,还告诉我公司也会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在进行法律工作的同时来做这样的工作。后来在面试的时候,合伙人律师后面就不断询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是否现在可以决定了入职,我虽然惊喜但还是犹豫了。因为从谈话中我知道了,在实习的这一年多里面,我的工作是一般的法律本职工作,另一半是辅助一些其他的工作,公司大了就优很多乱七八糟的擦边工作了,虽说很锻炼人,但是感觉对于自己本职的成长还是带来了一些的障碍。而且证券金融我一个女生感觉很吃力,后来我就放弃了。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那个小小的个人所,我不清楚我放弃大所是不是错误的决定。我有一句人生格言吧,“我为了放弃所拿出的勇气甚至比挑战的勇气还要大”,谁说放弃不需要更大的勇气呢,只有在未来我们才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如何,反正每一个选择都会后悔,那就随心去选择吧。只要用心去做了,一样可以学到东西,一样可以在这一行发光发亮。一起加油吧。 |
最新评论
我第一反应也是这样的。。。而且你这个“又”字很精髓啊
哈哈哈哈,懂
我以为只有我这没工资,你那也是啊
没工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