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一、我的基本背景 我本科新材料类型的工科 研究生新能源方向的理科 有产业研发经验 后来做了三年半创业投资,金融投资 现在做产业并购 今年考法考,比较有信心能过 未来两年计划是拿下税务师和CPA,去公司的财务和审计部门刷刷财务和审计类的工作经验 二、求问: 未来可能的话想做律师,但不知道我这种复合专业和工作背景的去当律师有没有特别的优势,简而言之,能不能赚大钱。 三、个人初步不成熟的想法 我个人考虑的话,优势可能有: 理工科,有研发经验懂科技,知识产权类有优势 金融投资工作,懂经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有优势 产业并购,实业并购的律师业务 懂财务税务审计,未来经济财务税务类的纠纷有优势 懂投融资:是否企业顾问有优势 还有一个猜想:我做创投的,对企业发展所需的各个环节都算了解。企业的业务、投融资、税务、财务、法务。如果这些都有优势的话是否在做企业法律顾问(或者财务,投融资顾问)方面有优势? 以上只是我的猜想。求各位大佬给个鉴证,我对律师从业情况不了解,我这种情况如果确有优势,从业3-5年能收入50万(当前垄断型国企20万,31岁)的概率多大? 四、关于实现计划的可能性: (一)关于法考学习进度: 所有科目全部学习完第一遍 除民法、商经法(本身做经济类工作,有业务基础)外,其他6门全部第二遍看完,做完一遍题目。 (二)关于税务师、CPA 1.法考目前感受来说,难度不大,内容太多(相对于我以前考研学量子力学这种学科而言)。 2.个人工作经验对税务,财务,法务都有部分实操经验,相对有一定了解。 3.今年准备保底过CPA中经济法(法考重复),战略(有基础比较简单)。另外税法能过最好,计划税务师考试过1-2门。 4.目前的学习进度时间相对宽裕,工作几乎没事做,空余时间较多。 (三)最后,现阶段计划的学习状态和方法: 效率优先,我现在发现效率和进入状态比低效率学习拼时间重要太多。高效率1小时=低效率5小时。 因此,我选择闭关学习,把房间内床垫拆掉,床也堆满杂物,买个1.2米的折叠床垫,在房间内打地铺,起来后必须拿掉地铺,打开书桌。 鉴于以上,我对自己通过今年法考信念坚定,信心比较大。 对未来同样通过CPA和税务师也有信心。 五、最后主题 最后回归主题,当我未来两三年造成这些计划后,从事律师行业,是否有比较大的优势,简言之,收入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
最新评论
我的综合形象,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调查能力均没有短板。
尤其擅长逻辑性表达(洗脑和忽悠),工作中遇到的阴暗事情很多,因此不会对律师行业中遇到的黑暗现象有排斥反应。
这种情况是否适合做律师?是否具备做成一个成功律师的基本要素。
嗯,感谢回答。
理解你所说的法本,本科是学科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法本的法律思维这个只能以后不断学习补足。
身边不少人都过cpa,但其实并没想像的带来职业发展的质变。相比于专业工作型,我觉得律师灵活性更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更大,因此天花板更高。因此我考虑可以做律师,而把cpa作为基础专业附加以及职业自由双保险。
之前从事金融行业,考证性价比不高。现阶段职业发展受挫,痛定思痛决定把自己的职业基础建设做好,具体来说先练好职业技能的内功,再练人情练达灵活应变的外功。这也是我下决心过掉这两个证的原因。
感谢回答,也希望自己可以如愿。
三年前我会跟你说同样的话,现在,我只谈结果不谈过程,先着眼现实再考虑理想。谈理论和价值观,我能写出一本书来,但是没有卵用。
至少我的目标明确且坚定,所以求钱没有错,而且我也没说自己只求财,想通过律师求财,没什么丢人的。
还有赚钱跟价值观没有关系,跟二八定律也没有关系。
谢谢,知识产权只是我说的一个可能。
初步考虑是围绕企业服务,一个民营企业的智力匮乏极其严重。围绕一个企业的行业产业、财务、审计、税务、投融资、法律服务,把这些都做好可以很好的一站式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智力服务。
另外一个行业是金融投资行业,不过会有点浪费,通过法考也只是多了一个招牌而已。不过可以很好的粘合所有专业背景,这个我之前做过,比较了解,但是目前创投行业寒冬。
另外一种可能是其他金融业务,ipo律所、不良资产律师和金融业务类律师,这块我比较轻车熟路,做了几年类金融。
总之,这些都只是初步猜想,只有先把事做成了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去考虑怎么把手里的工具用好。而手里工具多了,选择多了之后,带来两个效果。一个是遇到机会可以把握,另一个有更多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