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我去年第一次参考,刚开始走了很多弯路,迷恋各种形式的努力,刚开始也看过四大本,但是觉得太厚,看了几眼就哈欠连连,看不下去。 后来知道自己是因为看的太快,没有沉下心去看。 后来放弃一切形式上的标准,不再计较今天学了多少小时,不再关注今天听了多少课,也不再关注今天看多少页。 就静下心来 把四大本逐字逐句的读,有时间就读。(我把四大本撕成50页,50页的小本) 放在包里,有空就看。 认真理解里面的每一句话。(虽然内容很多,但是可以说字字珠玑。看过的人都知道。里面其实是没有废话的。 偶尔有一些错误,也无伤大雅) 四大本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案例,比较抽象。 别着急,大脑会构建法律体系的。 看完一遍,大概将近用了3个月。 然后做一遍真题,也就是最近3-4年的。 做完了大概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又重点看了一遍。 就这样,客观题出来是203分。 主观题第一题就是背,没什么好说的。 19年法考的题干。都是我背的内容之一(尴尬了,当时懵了5分钟没回过味来,后来反应过来,35分钟,写了差不多1600字,差点刹不住车) 平时看官方知道案例,说实话,当时看的半知半解的。 考前2天看不下去。才听了一些老师的公开视频。 后来主观题也过了。130分。 在此郑重建议。 如果你有自己的复习计划,OK。 但一定要重视四大本和官方案例。经典教材终究是经典教材的。 别想着四大本看的很快。 我累计看四大本和官方案例书有1000个小时。(是的,我看的很慢,但的确是精神集中静下心慢慢看的) |
最新评论
有的地方的确比较抽样,不太好理解,但是反复咀嚼,反复读,只要是个正常的大学生,反复读肯定能读懂的。 无非就是抽象一些。这个可以脑补嘛,自己给自己加戏呗。
我15年的时候 买了3大本 ,看了3页 就扔那吃灰了,感觉自己不是这路人。
一直到19年才痛定思痛,决心改掉自己浮躁的毛病。
惟精惟一,就专注于当前的四大本内容。
终于有了很笃定的自信。
(是的,考完主观题出场,我就有100%的把握能过。)
记不清哪个老师说过一句话。是个女的,讲刑诉的。
她说:就算是多观点,我们考试,遇到有分歧的,要以命题人的观点,为正确观点。
命题人观点是什么? 就在四大本和官方案例指导用书里。
你觉得司法部和机构谁权威
四大本写错也是对啊 现在写的是二要件和三要件(印象)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一二三四)
我个人建议先看看书 慢慢看,看能否看进去
四要件是苏联那一套,说过实了有结构缺陷,现在搞的是德国大陆法系那一套主、客观两阶层分析,也有机构的老师说司法部认为哪种思路现在都对,具体什么情况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