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2019年二战法考通过,年到四十,在职公务员。2018年第一次参加法考客观题170+过了地方线,差几分没有达到国家线,主观题94差一分遗憾的没有达到地方线。2019客观200,主观114通过,目前正等待拿证。 现在回过头来看,2018年与2019年的主观题考试的时候最大的不同,是我的答题策略的运用,我能过主观题的关键是答题顺序上的安排。2018参加主观时,我按顺序从第一题论述答起,花了一个多小时,写了1000字左右自认为不错的论述,可到最后,民法夺命13问没有时间去答,最后导致失败。2019年主观题考前我自己做了几次模拟考,每一次都要分秒必争的去利用好时间,要不根本完不成答题。考前得益于在学法网上看了一个通过的前辈经验分享,主观题答题顺序的选择和深入分析,认为论述题拉开分数的距离不大,应该把论述题放在最后答题,重点去答其他的题目,把每题的答题时间把控好。我听取他的意见,并运用到主观题的考场上,最后有幸通过,感谢那位前辈的经验分享,我也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备考的朋友有所帮助。 以下是我考试当时的记录(2019发表在论坛的记录帖子) 考场上的氛围异常紧张和严肃。今年同样配备了法律法规汇编,看了试卷,考试题目总体上不算难,知识点接触过,只是有些点记得不太牢固,考试按事先安排策略,先做自己觉得比较相对容易的,在准备做行政法与商法这两题中的选一做题时有点犹豫了一下,往时自我感觉行政学得不错,我本人职业就是行政执法,可看了今年的题目就拿不准了,然后马上接着看商法题,感觉比做行政法的题目有把握,于是下笔去选答了商法的题。 接着去答了刑诉、刑法,民法与民诉法,做完了这些题目后,还剩最后的法治理论论述题,这时时间仅仅剩下半个小时,题中有不少于600字的字数要求,此刻我心里有点紧张了,很害怕这次又失败,想想去年的失利是因为题目没有答完,今年一定不能在此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快速审材料,确定答题思路后容不得多想,马上进行论述,飞速答题,写出来的字有点凌乱,写着写着,握笔的手指感觉有点快要抽筋了,还好最后没有抽筋,论述题要求论述的内容是法治政府建设,我从“高度”“深度”“温度”三个方面去论述,自认为论述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本来文章里,可以再加个“力度”的,可时间没允许,就放弃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如果把论述里写“温度”的那部分。改成写“力度”也许论述更美好,这归结于赶时间的原因,当时容不得多想。 赶在结束考试的钟声响起前一两分钟,我的述论题匆匆结尾也算是写完了,我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还好还好,好险好险!能按自己的考前策略把题目答完,剩下的看老天怎么安排了。 |
最新评论
手打错别字,不影响阅读
我选的是纸考不是机考
不能花太多时间,要不会影响答其他题目
已经加你微信,是姓张吗,通过一下
最后一句同感,考客观跟主观考完别人问我难不难考得怎么样,我都是一脸懵到底,居然过了
我只花了几分钟翻法条
打完题后,好多题目是没有印象
你有一个小时用在中特上,你的时间抓得紧
把握住一点 中特要在40分钟内 达到1500字以上
中特的题答得都好像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不过要积累。 我是考前很长时间 每天花出1小时背材料的
18年一战主观时我就是先从第二题刑法开始做的,做到最后回过头来写中特就只剩下不到20分钟了。心里一慌,脑子乱哄哄的,拿着宪法抄了2段,还只抄了200字不到,最后一句话都没写完整……当时估计这题是完全没分了。。。最终结果88分。如果中特那38分能拿到个及格分,加上也就能过了!毕竟第一次考没经验,准备也还不充分,而且笔试写字慢。
19年二战主观选机考,就老实从第一题开始写,中特也不算写得很好,把之前背的几个要点都写上去了。最后分数119,也算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