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很开心也很意外,二战法考过了,低分飘过。可能因为在职考,所以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职考最大的敌人就是心态,其次是时间。压力很大,其实我们只需要60分就可以了。所以看不懂的就得过且过,但是要保证看得懂的不错题就肯定过了。 我大概是四月份开始看书的,因为第一份工作太充实甚至有些瓷实的缘故。所以我的看书时间并不多,但看书这件事,其实更重要的有效时间,如果每天可以保质保量的看四十分钟书,再用手机刷几道题,坚持三个月就很有底气了。但其实大多数在职考生都做不到,包括我。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做区域法务。其实还是诉讼做的多,我在这家公司做了六个月法务(三月份入职,九月份离职),到现在在裁判文书网上用我的名字还可以搜索到60多份文书。当然这还不包括一部分调解结案的案件(调解文书不上网)。可能这个过程比较苦,因为我记得那个时候经常加班到十点写起诉状,第二天早上七点爬起来去开庭。但我还是相信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可能经过起诉、开庭、判决、执行、公告、一审、二审、甚至还接触到发回重审和再审以及两个行政诉讼案件,对程序法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比如,这次法考我是没有看过民诉法的,但一战的时候记不住的时间期间在考试的时候都是比较清晰的,什么情形应该改判,什么情形应该发回都是比较有体系的。这其中的区别大概在于对二审仲裁原则的理解,如果一审认定事实不清楚,当然需要发回重审,因为如果直接改判,相当于对二审认定的事实仅仅只是进行了一次审查。与适用法律错误可以直接改判的区别就在于对事实进行了几次认定。 其实,在学校的时候对各种原则的学习不太重视,太过于倚重于法条。尤其是理论法、行政法和三国法对原则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主观题的时候运用一些原则去答题也可以提升层次,比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次就有25分的一道大题。可能涉及这一规则的法条包括刑诉法、刑诉法解释、高检规则以及排非规则。我就是论理加法条(开卷考)可以查法条。遇到比较偏一点的题也可以用原则做,选择题有天降陨石,就可以用先占原则。刑法有道题可以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关于法考资料及题库 学法网论坛上有个法考资料专区,基本上市面上的内部班都能找到。只需要开个百度云会员加速下载就可以。可以准备一个paid ,工作刷题可以用 APP做题,五星推荐。 看书加刷题,其实我是更推崇多看书,因为听老师讲自己很容易忘,但看书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做题只做真题只能适应于司考时代,作为末代司考与初代法考的参与者。法考明显是比司考结合更为巧妙,刑法加刑诉,案例会考一个案件从起诉到判决,程序实体两开花。民商就更不用说了。可以多看看最高院指导案例。法考客观题考完后,我感觉国家需要的高端商务人才而不再是小诉棍。商经三国刑诉简直堪比刑法的比重。 听课和看书,建议先听课再看书,只看比较模糊的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的等到做题演练就可以了。听课、看书、做题三者我觉得看书是最重要的。 好了,推荐老师。 刑法:柏浪涛或者徐光华。虽然我两年都买了柏浪涛的教材,但第二年我更喜欢徐光华,因为柏浪涛的书自己观点太多,影响得分。 民法:孟贵献或者李建伟,孟的书好处在于重点突出,不像老钟大面积铺开,散弹枪总能打中太浪费时间。 刑诉:我最喜欢向高甲适合记忆。 商经:简单粗暴就是鄢梦萱,没有段子全是干货。 理论法:杜洪波绝对是王者,白斌适合二轮记忆。 三国法:除了杨帆都可以因为十分的题她可以讲一小时。 行政法:直接选李佳 民诉法:就戴鹏,比较通俗。 现在在律所工作了。大家有需要交流的都可以跟帖。 |
最新评论
也可能是恒信
不客气
奥利给
我今年首战法考!真心实意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加油
看多久开始了。五月份开始复习每天在职一个小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