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坐标苏北一个县域律所,去年7月7日打卡实习律师生活,今年7月底实习面试通过,正在申请执业证的路上。利用疫情影响最近较为空闲的空档,在学法网书写一下曾经的过往。 因为本人在转行之前,曾经有几年某大型企业法务工作经历,所以律所管理层和各位同事没有以新人对待我,大家平等和睦相处,此为背景并深表感激。到实习岗位后,律所以执业律师的标准配备了标准的办公室,且在做好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会同其他律师共同办理案件及相关法律事务。一年下来,包括集体案件在内,经手的案件数量在80件左右吧,个案收入律所提成后按照惯例合作律师五五分,较为公平与和谐,所以一年来感觉较好。但与收入相比,收获更多的是经历和感受,以下略作小结,以便未来的日子里,再次回首。 首先,好的平台更利于个人的成长。 本人所在的律所在当地从规模和影响力来讲算是不错的存在,所以在对外交往时候向别人提起来,亲朋好友都能知悉这个单位,这样对于新入行的个人来讲,更容易打造初步的影响力,加上本人不算年轻,在老家的朋友一直相处尚可,所以入门第一步的基础案源得到了初步保障。这一点,单从信心给予角度来讲,对与从企业法务向社会律师角色转换的本人来讲非常重要,因为信心是奋斗的精神基础。 其次,待人以诚绝对不会吃亏。 本人所在的律所,文化氛围较为浓厚,可能与大部分合伙人具有教书工作经历背景的缘故吧。最重要的是,同事间相互配合氛围较好,尤其老律师对于新人在引导和帮促时候,就像高中老师辅导学生一般循循善诱,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听他讲话如沐春风,最关键是句句都能点到关键穴位,一直都有受益匪浅的庆幸感。 再次,勇于开拓进去对于新人非常关键。 虽然一年实习时间说短不短,但结合法律事务的丰富类别和较为庞杂,如果不能鼓起勇气去尝试去体验,可能实习的一年时间收获未必会有多少,毕竟收获一年后执业的话找上门的你也确定不了会是什么类型的案件,毕竟作为刚从业人员咱们还没有到挑选案件来做的地步。 第四,防范执业风险再注重也不为过。 曾经有人说过,律师行业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压力大,行业风险无处不在。通过一年的实习经历,越来越能体会到“律师最大的对手是当事人”这句话的深意,当然本人并不是说要与当事人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啊(具体内容,请自行体会)。总体来说,从接待让当事人说出全部实情、材料交接、当事人希望了解的案件结果、判决下达后的沟通交流等等,都是对律师最大的考验。还好本人平时做事算是谨慎,避免了过程中的部分“意外”,但此中感受,诸君应该都有体会。 最后,学习永远不过时。 不仅仅因为新法律法规日新月异,同时还有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性都决定了律师必须不断学习,而且咱们所在的群体精英无处不在,这个饭碗牢不牢靠还要看个人实力功底的深厚度。最直观的体验,在庭审中有时候法律法规的熟练度和法理功底的深厚,有时候能直接决定法官对各方观点的认可度,而最终的判决,不就是法官作出的嘛。 以上,为简单的小结,为自己的一个阶段打个卡吧,也祝愿各位同仁顺风顺水,疫情早日过去,国泰民安。 |
最新评论
满分!!!
老乡,沭阳滴
同为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