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情况:非法本 在职 2016年12月,决定司法考试,凭着一股热血,什么都没有了解,花了300买了四大本开始看,看了半个月,才开始慢慢在学法网上搜索司考经验,开始买资料。一开始买了钟秀勇和柏浪涛。因为是在职所以每天只看了一章,加练习题,路上的时间听听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觉得时间还早,根本没有做计划和深入了解,再加上打算五月离职,想着到后面在集中学,也没认真去看。 等到五月,看完刑法。也到了工作上的旺季,离不了职,一直拖到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的时候,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可能是无知吧= =。等陆续买到其他几门的精讲书,我才有点紧张,因为每一门都很厚!然后直接放弃剩下几门的精讲,直接进入冲刺阶段。诉讼法,商经,三国等边看边做题差不多五天一门,看刑诉和民诉的时候感觉还好,到行政就不行了,感觉完全看不懂,以为是教材的问题,换了很多教材花了一周才把行政看完。 等所有的全部过完已经到八月底了。这时候才开始慌了,因为民刑基本忘了,题也只做了一遍,书基本没背,而且柏浪涛哈没有出冲刺的书,没办法临时换刘凤科,凤科大帝的又听不懂,赶紧又换蔡雅奇,好在蔡雅奇总结的还行,三天过完了一遍刑法。 到这时候还剩半个月,看着自己的进度特别沮丧,连着三天都是边哭边看。内心特别失落和内疚,可能是预感自己考不上了,也觉得自己明明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却没有做好计划。从七月中旬以来每天都是十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一直用错误的方式。到最后十天,心态完全奔溃了,不知道是做题,还是看错题,还是背书,浑浑噩噩的,每天背一点考点就这样上了考场。 分数最终只有287分,一点也不意外,都在预料之中,精讲只过了一遍,119过了一遍,真题两遍这样的状态只能有这样的分数。 一、总结的教训: 1.现在的司考不比以前,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灵活,考点越来越细,不是突击个两个月就行的。虽然很多大神都在分享一个月过司考,两个月过司考这种但是这种大神又有几个呢,所以不要小看司考的难度。最好从长计议。打好精讲阶段的基础,不懂的弄懂,这个时候不弄懂到后期只能硬背了。 2.在职的就要做好长期战,徐徐图之。一定要做好复习计划,多在学法网看帖子,做攻略笔记,先看去年的资料,提前准备,现在就开始看精讲,按照权威司考机构官网安排的复习周期一门一门的开始复习第一轮(如果自制力好,时间能自己控制可以自己订计划)复习完一门就要总结,及时调整计划。至少要在6月前把第一轮精讲和真题过完,因为六月基本所有科目的当年的精讲视频课都已经上传完毕了。七月中旬之前完成冲刺课,加第二遍真题,同时也要开始背书。剩下的一个半月就真题和背书同时进行,每天一道卷四,这个时候可以不听课了,以做题为主。到了九月很多点题班啊,什么押题班啊,都出来了,有空可以听听,这时候可以开始做试卷型的真题了,两天做完一套分年真题,卷四看情况。 人是活的,计划是死的,如果实际执行和计划不同步,就要不断调整计划。找到合适自己的复习节奏。很多人是订计划如山倒,完成计划如抽丝。自我感知良好,想起来都很简单,实际执行很难,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且大部分通过思考的都是有一个共性,能自我控制。 二、血泪之谈 1.零基础的开始复习前提前对着网上的资料试听一下推荐老师的课,找一个你认为听得懂的,喜欢的,从一而终。很多老师在不同教育机构,不要方,同一个人,讲的都一样。不要到后期还在选择老师。不过也不要盲目迷信老师,选择了一个就跟好,不要听别人说这个好那个好就临时换。 2.不要买杂七杂八的资料,就买跟的老师所在权威考试机构官方推荐的,讲义一本精讲一本冲刺就够了!我就是买了一堆,没来得及看不说,还有挺大思想负担。 3.不要小看司考! 4.真题真题至少五遍! 5.不要盲目相信听课,听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都懂,很简单,所以也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这是最可怕的状态! 6.听完课及时做题,这样你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7.一定要背书!对着119,小绿皮什么的多背,多反复。 8.如果第一次考,没有自觉性,自学能力差,不会做计划的,建议报班!跟着培训班的计划走基本比较科学。 9.心态一定要稳,复习期间觉得有心情不好或者烦躁的时候,如果能控制就控制,控制不了无法排解,就去看个电影,逛个街,大吃一顿,第二天重整旗鼓。但是也不要一松就收不回来了。 成功的经验我今年是分享不了,所以总结下我失败的原因,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吧。如果有说的不对的也希望多多指教! |
最新评论
就是一个系列的书,瑞达学习包里带的
一直听人说重要,就是没有重视
就是各个机构到后期出的冲刺书,比如小绿皮,119什么的,因为很多老师会在不同机构出,内容一样。名字不一样。相当于把考点浓缩了。
既然只差六十多,说明是有基础的,就是太不牢固
所以今年多重复,多背,多做题,明年一定可以!
那今年就多背多做题!明年一定可以!
下功夫一定的
可是还会因为有些事很可能一下子断了好几天
所以说这是在职很难的地方,如果能后期请假个三个月是最好
所以一般一个月为周期。及时调整计划,复习要松弛有度,我就是七月后很紧,所以一旦崩溃很难回复
因为以前高考留下了阴影,所以有心理障碍,我前期复习的效果其实很好,就是最后一个月,整个人和神精病一样,吃不下睡不着,考试的时候考完一场哭一场,差点就得抑郁症了。明年再战之前准备看看心理医生
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