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虽然这个问题和我个人已没什么关系,但这个问题在这两年里很让大家纠结。备考18年首届法考的朋友心里更是忐忑。在适用范围大幅度扩大的情况下,反而要限制参考人数。从这个角度,那就得恭喜法本的童鞋了,因为对你们而言,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就能估算出法本的同学通过法考的概率将会大幅度增加。换而言之,除了表面的门槛以外,法考考试本身的含金量将大幅降低。 为何要限制非法本?似乎和通过率有关,传说中一直以来非法本的通过率比法本的要高。法学家们真的认真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吗?多学了四年的却考不过少学了四年的,作为热门专业绝大多数学校的录取分数都是所有专业中比较高的,很显然不可能是因为非法本的比法本聪明。 很多法本的朋友说是因为大学学的和司考考的东西不一样,而非法本是白纸一张更容易接受,比如学的是刑法学的是四要件而司法考试考的却是二阶层。只能说离开了自己的学识认知范围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因为这个理由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站不住脚:前三卷都是选择题,真正因为观点差异得到不同答案能有几分?这个所谓的缺陷完全可以因为自己学的知识更为全面而弥补。再者卷四,对法言法语的运用显然会比非法本的要熟练地多。其它的客观原因也就不说了,法本非法本都差不多。因此,可以认为非法本的通过率比法本高并不是由这些客观差异造成,怎么看都是多学了四年的法本有优势。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利y平衡,然后参考老外的经验作为依据,但老外的做法就是对的?这样做真能解决目前问题? 法学其实并不单纯,或许法学是唯一一个和所有学科都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如专家辅助人,对问题的认知更专业,但法庭上他却是没有地位的,尤其是在双方的专家辅助人给出的观点结论截然相反的时候,这时候如何做出一个客观、专业的判断? 非全日制就不说了,和法本学的东西都不同吗? 大家的想法或许无法左右最后的结果,但个人认为真限制了不但能得到一个考试含金量大幅度降低的结论,还是给建设法治社会添堵。 |
最新评论
就像招聘员工一样,有10个人来面试,而我只招1人,那公司当然招学历、专业等表面的硬性条件更好的。至于工作能力等,考核标准太复杂。
你的比喻非常不恰当,这毕竟不是招工,这只是一个考试而已。如果实在人才过剩大可以在律所招人的时候再限制非法本。
如果说通过考试本身不能反应一个人真实法律水平的话,那么就是考试本身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去限制报考条件那不是头痛医脚吗?
这和医学完全没有可比性,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甚至不懂医学常识,但不可能完全不懂法律常识。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零基础存在。短期学习是就多久?断断续续准备到集中精力复习,少说也得大半年时间。而大学四年刨开大四以及大一上学期,只剩下两年半,把学习时间集中起来开也就一年左右,这还是算好学生里的,真实学习时间能比备考复习多多少?大学里学的东西主要的并不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刨开专业知识其实大家所学的都大同小异,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后你会发现大学里学的基本没什么卵用,大量知识需要重新学习。有多少人不是临近期末几天内去背背书就参加考试的?这能比非法本的强多少?再者,这只是一个考试,只是一个从业资格而已,考过了你就是专家了?就能立马接案子给当事人服务了?哪儿来的什么不负责任?倒是有很多案子因为连相关专业的常识都不懂而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判决,这可是大多是法本们判的。
大幅度降低未必,但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试题的绝对难度不是问题,通过率和通过人数才是主要的。由于大幅度扩大了适用覆盖面,那么就有大量的人员缺口需要更多的人通过,这时候却限制了报考人数,分子增大而分母减小,含金量降低将不可避免。(其实不限制含金量也会有降低的趋势,需求决定的)
嗯呢,有道理
每次看你的回复都有一种很无语的感觉
对,除非司法部让阿里巴巴关门,不然我坚决反对限制非法本参加考试!
另外助理医师目前农村仅中专,城市也仅是大专。几年之后全可以考医师,门槛比法考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