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医患纠纷常见的几种解决方法。可以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下面主要从医疗纠纷的诉讼流程与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 一、明确诉讼主体 在法院起诉立案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主体,“赔偿权利人”即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般都为医疗机构。如果患方的损害系多家医疗机构造成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解释,患方有权起诉部分或者全部就诊的医疗机构的。在必要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追加相关当事人参加诉讼。当然,如果患方明确放弃了部分医疗机构的起诉,那么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二、选择具有管辖权的法院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是典型的侵权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诊疗行为导致人身损害,最常见的诉讼方式是向医疗纠纷发生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一般也就是医疗机构所在地。 三、确定自己的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中赔偿的项目要明确、具体、确定,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既降低胜诉的概率,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实践中,部分人以为提起诉讼请求时费用要求越高越好,其实不然。这种不仅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而且也会增加原告带来过重的负担。 四、把握诉讼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规定,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为一年(根据《民法总则》最新规定,人身损害时效为3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简单概括一下,患者知道有损害后果发生时,可以以此作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或损害后果出现后一段时间,患者通过某种途径知道权利被侵害(即知医院有过错)时,也可以作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但最终损害后果出现后超过20年患方未起诉的,丧失胜诉权。 五、准备相关文书、文件 起诉是一个规范的程序,很多方面都需要依相应的形式完成。向法院起诉需要提交以下文件: (1)首先应提交符合规定的起诉状 (2)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 (3)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医疗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 (4)提供诉讼请求中具体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和清单。 结语: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较强,并且具有疑难,复杂的特点,办理此类案件建议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及时获取有效的法律帮助。 |
最新评论
嗯嗯,主要办理河南这边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