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那些机构老师,个个励志,法学博士,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到达人生的巅峰。有清华、北大、人大、中国政法的法学博士,教授。 基本上面授一天的收入一万五左右,本身是大学老师的还有学校收入,出书的还有书稿费,偶尔代理案件还有代理费。 这么看来学法律弄到这种地步的应该算是极致了,应该算是“骄奢淫逸”的生活了,保守估计,几乎年收入在500万以上应该没问题了。 也就是说,学法律最牛逼,大学当老师、兼职当律师,最后成为机构名师,一切发挥到极致的法律人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可是或许他活得没有你自在、没有你幸福。老钟课上不止一次流露出失落、厌倦。自己觉得讲到想吐,也公开说过,这种劳作其实对自己没有多大意义,平时几乎不花钱,最贵的就是脚上那双詹十三,和姐姐送给他那块5000元的西铁城手表,唯一乐趣就是喝一杯啤酒。 马明亮老师刑诉讲的评价不高,但是他说出了实话,我讲了一天,中间休息几分钟,没等去厕所,就一大堆学员来问题,杀你的心都有。 陈龙离开了机构,发了个朋友圈,我自己认为我讲的不错,可是机构还是不认可,我只有离开。 他们个个都是神一样的人物,他们依然有苦恼。 向高甲、戴鹏,也是从质疑声中找出自己的风格,最后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向高甲的幽默、记忆他的口诀,或许有一天你忘记了刑诉,却还记得他的声音、歌声、口诀。而戴老板的眉毛,和他天下第一的分数,算是霸气。 那些年轻的老师,为了生存,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可能头一天半夜三点下飞机,第二天照样上超过8小时的课。 有一个万国老师据说累死了,众合李老大深表哀悼,有人说猫哭耗子。但是我想或许人家是真的感伤。 老孟把自习书熟悉到,随便哪一页,哪一条,哪一句,可以背的下来,他说每年连备考加讲课不下200遍,你们那个背答案算什么。我可以把真题题干给你背一遍,只看前五个字,就知道选什么。 凤科大帝麻花的故事听第五遍的时候我没有感动,但是我也没有快进…… 法律就是一件枯燥的重复劳动,哪怕你是神一样的人物。90%的工作还是重复。 做三遍、五遍真题,看两遍书就恶心了,更恶心的法律之路怎么面对啊。 你的当事人就一定要把他凄惨的遭遇逐字逐句的讲给你听。 写不完的答辩状、代理词,开不完的庭,接不完的电话,赶不完的路。 有人问一个律师,你当上律师之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从一碗9块钱的西红柿盖饭,变成了18元一碗的红烧肉盖饭,想卤蛋加卤蛋,想加香肠加香肠……” “好吧,还是盖饭……” ![]() ![]() ![]() ![]() |
最新评论
“骄奢淫逸”是个典故,语出商经法鄢梦轩老师。和钱数关系不大……那些90后才会懂…
你好像5w都没吧,老野狗
你十个妈出来卖批一年也卖不到这个价,不文明用语
刘校逢老师讲的很棒的好吗 他真的很认真 可能上课不是很有趣 但很详尽 我很喜欢他
萝卜青菜吧,跟徐光华一对比,不值一提,听他主观题尽扯淡了。
谁叫法律是为正(jing)义(qian)服务的呢
律师为当事人服务,如何服务?自然是秉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公平正义严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享受,使当事人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当然这都会产生必要的费用,所以服务越多,自然费用越多。
作实业用考理工的证么 或者北大毕业?门槛这么低 谁都能做实业。实业是各种失败者最后的选择,我这么说你觉得似曾相识不?
??
你能不能管好自己,天天通过羡慕嫉妒别人来意淫自己的生活,从未想过去改变。